1)70 护卫舰和逗逼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八节航行八千海里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儿。哪怕是英国皇家海军也没有同类型的舰船。那么俄国人为啥要坚持如此大的续航力呢?

  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毛子都有这样的要求,除了李晓峰之外,绝大部分毛子都喜欢那种航速超快的大型鱼雷艇似的舰只。甚至一度红海军对于速度的追求都有些走火入魔了,动则就是三十七八节,甚至四十节的速度要求,这给舰艇的设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毕竟想要速度快,舰艇的其他方面的性能就要做出让步,而且毛子又喜欢堆砌武备,最后舰艇要么超重要么就是综合性能上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居住性,比如舒适性。

  而作为过来人,李晓峰很清楚,速度从二战开始就已经不是舰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速度性要求是越来越低。为了追求速度放弃综合性格能才是脑残。

  所以对于所谓的大型远洋巡逻舰,李晓峰第一条就卡死了速度需求,不要求其承担雷击任务,哪怕后来不管是a型还是b型都装了鱼雷发射管,但和最初红海军要求的强大雷击能力是完全不挨边了。

  取而代之的就是,以牺牲速度性换取大续航力,尤其是优化了居住和生活条件。跟红海军的老式驱逐舰相比,后来称之为36型护卫舰的大型远洋巡逻舰引进了相当多人性化设施。比如烘干机、比如冷库,比如说优化了居住条件。哪怕是没有补给,该舰也能在海上执行一个月的任务!

  为什么李晓峰要强调大续航力呢?还不是被苏联漫长的海岸线给闹的。尤其是太平洋方向,太平洋舰队本来就弱,而且海岸线极其长,这迫切地需要有大续航力。而且苏联的几大舰队几乎是完全被分割开,又缺乏海外基地,想要保障海上权益就需要大续航力。

  那么这个大续航力是如何保证的呢?为什么同样有广泛海上利益的英国和法国没有建造技术性能差不多的舰艇呢?

  原因只有一个,如果采用当时成熟的高压燃油锅炉加蒸汽轮机的配置。哪怕是学美国人用电传,这样的大续航力也是无法保证的。36型护卫舰续航力大的根本原因是柴油机!

  一战结束之后。在李晓峰的强烈要求下,苏联政府引进了德国全套柴油机技术,并且在和平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终于在1933年基本搞定了最大功率为5000马力的18缸高速柴油机。其代号为18v5000。

  正常排水量为800吨的36a型装备的是两台3500马力的简配型号14v3500。而36b型因为排水量大一些。装备的就是正宗的18v5000。

  在柴油机的帮助下,36型护卫舰的续航力大大提升,根据当时的对比研究,如果3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