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大结局_重生三国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祥询荆州的一些军政事务。

  “参见皇上。”驮背管家刘忠仍旧拄着拐棍,尽管在荆州权倾一方,但仍象在襄阳公子府那样,君臣之礼封建礼教看得非常重。

  “舅舅平身。”刘琦哪能让刘忠下跪,上前搀扶,吩咐侍应印斯尼上茶水接待。

  新野的阴老、印斯尼祖孙俩作为东汉光武帝第二任皇后阴丽华的家族后人,在刘琦登基后享受到了皇族礼遇,阴老不愿离开故土,刘琦下旨提拔阴老作了新野县令,机灵却又有傲劲的阴斯尼调到京城做了皇帝近侍。

  刘琦重用聪明机敏的阴斯尼伴在身边,用意很隐晦,时时提醒有人会在暗处“阴死你”而不敢大意,凡人尚要每日三省吾身,皇帝更不例外。

  接见管家刘忠,刘琦不摆皇帝的架子,大家畅开胸怀,热情叙旧,大发感慨,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大家跟着皇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生短暂啊,无论年长年幼,要想有大作为,就要有大志向,大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跟对了心系天下有大志向的公子刘琦。

  刘琦也说,成功的人生不在于你能跑多远,而是你所选择的方向,要不然再能跑,南辕北辙跑偏了,一辈子也别想出头不是?众人皆赞。

  刘忠在陈文、陈武的陪同下,到周边县国巡视考察,发现长安的百姓很苦,荆襄七郡的百姓每隔几日能吃上一次猪肉、牛肉,而长安居民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按理说天子脚下的臣民生活会更好,一向体恤平民的皇帝刘琦又怎么会坐视百姓温饱而不顾呢?

  刘忠稍稍一思考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委,陈文的说法印证了刘忠的猜测,陈文说建国之初,朝廷既要发展生产又要养兵,国库空虚,皇上仁慈不愿横征暴敛,更不愿拖累其他州郡,勒紧裤带度难关。

  “这事哪能等?新任皇帝不能让百姓吃上饱饭,久必失去民心,后患无穷啊?!”刘忠一听便急了,皱眉道,“文将军为何不急信告之于我?地方支持中央也是应该的嘛。”

  陈文叹口气道:“管家,我也建议过皇上求助荆州,可是皇上心太软,他说管家为皇上操劳了一辈子,该享享福了,好在京城百姓通情达理,节衣缩食仍是十分的拥戴皇上,饿点肚子总比战乱强多了。”

  “糊涂啊,百姓一日不饱餐,民心便一日不稳呐。”刘忠气得直跺脚,心想天下都是刘琦皇帝的,怎么就不可以到地方调用粮食呢?

  刘忠摸了摸胸藏的堂妹遗嘱,心道:“堂妹,该是时候出手了。”

  “管家,要不我们俩再一起劝劝皇上?”陈文低下头來,也沒有什么法子。

  “你劝过一回,再劝不好,还是我來劝吧。”刘忠还不便将遗嘱之事告之陈文。

  刘忠密见刘琦,从怀中取出一张牛皮纸來,郑重地交到刘琦手中,神情庄重,泪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