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是要砸很多人的锅啊_永不解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板,但他更多看到的是未来。

  用李晨风自吹自擂的话说,这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一体的决策参谋机制,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最科学、最有远见、最能矫正前进道路上错误的一种机制。

  我虽然认为他说得对,“蝴蝶”的话,不能尽信也不能不信,更多的作用只能是参考依据。而且俗话说得好,“步子大了扯着蛋”,“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的疯子”,现在到未来是与发展过程的,大干快上往往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历史上是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的。反面的就好比隋炀帝修大运河、征高丽,政策好是好,老百姓受不了,最后二代而亡,空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正面的就好比秦国修郑国渠,虽然是中了拖延之计,但是埋头种田,增强国力,最后为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我也见不得他又嘚瑟,就腹诽他是有点打肿脸充胖子,外行指挥内行的意思,那些关于未来的真实情报,老是锁在我们的档案室里,让我们这些情报头子和安保人员看着,那是要砸手里的,是对党和国家不负责任,只有让能放心的真正的专家们去研究、去推衍、去计算,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和作用。

  只不过可供采用国家战略级别的专家就只有那几位,人才难得,难得人才,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太多,说不定就是需要那些宗师泰斗级的大人物,从此远离尘世,消声灭迹,中央还在慎重挑选人选,全盘考虑。暂时目前这是最保险的办法,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决策出来的东西总比原来制定的政策更科学不是?

  得,这就是那天会议上的最轰动也最惊人的消息,我们小组不但是情报机构,现在开始还要加上了国策咨询的担子。而且,在忠诚度调查完毕之前,还不给我们加人手。

  用着拿枪的手,操着计委的心,我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啊。

  而且这事真的令单位同事,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只恨自己读书太少了。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内容都是绝对机密的,在整个情报工作圈子里,要是知道我们小组的工作如此地超然不凡,一定会是舆论哗然,各种喧嚣反对的。

  稀土这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也不太懂,只是知道很重要。有点印象的就是以前听过东瀛人想用收废矿的价钱收购我们宝贵的稀土矿(好吧,当时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采矿后剩下的废渣尾矿),却据说被先总理慧眼识破了它们的阴谋诡计,及时叫停了协议的签订,挽回了国家的重大损失这样的传说。

  由此可见一斑的是,稀土矿好卖,在国外供不应求,是目前我们国内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和重要支柱,是各个相关部委,大型国营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心头肉和聚宝盆。外汇啊,绿油油,金闪闪,有多少疯狂的故事假你之名在四处游荡,当国门打开之后,我们国家如同夜半三更盼天明,我们的各个部门如同寒冬腊月盼春风,能赚外汇的单位都是吃香喝辣,于公来说,可以买生产线,于私来说,从小轿车到洋家电到出国考察,哪个单位手里有外汇,哪个单位就是高人一等的所在啊。

  我翻开面前从部委转来的《关于稀土工作的会议纪要》,心里颇有一点参与历史、创造历史的自豪感。

  这是要砸很多人的锅啊!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