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六章:德州_1850美洲黄金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在质量上和英法的工业产品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德州人还是愿意多掏一点钱购买英法的进口工业产品。

  不仅德州和南方各州如此,就连北方也是这样,北方佬也不喜欢自己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

  “或许在以前是白色黄金,但现在已经不是了,德州,乃至整个美利坚的棉花,虽然质量很好,但和印度的棉花相比,可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提到棉花,贝尔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印度有着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德州只有昂贵的黑奴,而且这些黑奴也越来越不安分,还有关税问题,在高关税面前,德州的棉花越来越难出口。”

  种植棉花需要大量的劳动,美利坚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说的更准确一点是东北方的自由州。

  南方蓄奴州虽然人口密度要比西部荒野高,但就整个南方而言,就算算上黑奴,南方蓄奴州的人口和劳动力也说不上有多充裕。

  南北战争爆发时,南方人口仅占全美美利坚人口的39%,人数也不过900万人,而南方硬是以900万的人口基数,榨出了110万的军队。

  这还是在十年之后南方的人口数量,这个时候的南方人口只会更少。

  至于关税问题,自美利坚立国之初,就是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

  美利坚国内的工业产能和市场无法消化南方巨量的棉花,事实上美利坚南方的棉花也不是为美利坚本国种植的。

  美利坚的南方的棉花主要是作为原材料出口给以英国为主的欧陆各国,关税越低对南方越有利。

  而制定美利坚关税的是国会,近年来南方在国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在制定关税这一重要问题上,南方的话语权远没有北方的大。

  再有就是19世纪中叶,英国对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统治已经相当稳固,能够从印度获得大量廉价的原料,其中就包括棉花。

  美利坚南方的棉花对英国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大的吸引力。

  “单纯地将棉花作为原材料出口当然,没有什么利润,如果将德州的棉花纺成布,甚至制作成衣服,我想其中的利润肯定很高。”梁耀说道。

  梁耀此言一出,贝尔对梁耀不禁感到有些失望。

  在他的印象中加州的这位州议长并非泛泛之辈,怎么会说出这么不切实际的话?

  德州连种植棉花的人手都不够,哪里还有足够的劳动力将棉花纺成棉锭和棉布,至于制作成衣更是笑话,每个人的身材都不一样,提前制作好的成衣很难售卖出去。谁会愿意为不合身的衣服买单?

  制作衣服不仅需要大量的熟练裁缝,而且缝制衣服费时费力,一个熟练的裁缝每个月也做不了几套衣服。

  夏虫不可语冰,贝尔说到底还是一个大种植园主,眼界和目光终究有限。

  也可以说是梁耀的想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