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非常常见的手段,不是办法应对,而是他是官员,要顾及很多很多事情,就有些束手束脚。

  越想越觉得可行,元绛瞧向张斐道:“你真的有把握能够说服王学士。”

  张斐自信地点点头。

  元绛点点头道:“如果你能够说服王学士,我倒也不反对这么做。”

  张斐笑道:“王学士挺通情达理的。”

  元绛呵呵笑了起来。

  记得当初那王安石推出免役法时,张斐曾还给过一些建议。

  但是青苗法的话,张斐是只字未提。

  这原因就在于,免役法的理念是对的,增收免役税,然后雇人押送货物,这是一项很正常的行政命令。

  国家就应该这么运转。

  免役法的问题只是出于执行方面,只要执行到位,那么免役法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而公检法是可以解决执行力的问题。

  可这青苗法,在张斐看来,伟大之处是在于创新,也就是金融技术方面的革新,国家大规模投入货币放贷,是货币,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下,是从未有过的。

  这也是今后金融系统常用的手段。

  然而,理念是好,但目的从根本上就是错的,即便执行到位,其实也难以成功。

  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

  青苗法主要是针对青黄不接之际,用于帮助百姓。

  可要知道青黄不接,并非是天灾人祸,而只是一个正常状态。

  在一个正常时节下,都还需要救济的百姓,你给他两分的利?

  那来年青黄不接时怎么办?

  毕竟青黄不接年年都会出现。

  如果自耕农的财富无法增长,那么他们的负担就会与日俱增。

  更不用说天灾人祸。

  司马光说这利息高,一点都没有错,因为司马光所指的不是高利贷,而是借贷对象。

  而王安石认为自己利息低,其实也没有错,他指的是相对高利贷。

  二人争得其实不是一回事。

  对于这种自耕农而言,只能是救济,用无息放贷,去维持他们在交税的水平上,国家就是赚了,放贷应该针对那些有能力赚更多钱的百姓。

  比如说承包土地,承包鱼塘。

  放贷给这种人,才有意义,才是符合市场经济的。

  更要命的是,王安石还妄想拿这法来为国赚钱,这真的是火上浇油。

  很多人认为青苗法失败是在于吏治腐败,但其实吏治腐败,只是将青苗法的致命缺点,无限放大化,而并非根本原因。

  要想借此法去改善财政,必然是要强迫上等户担保,即便法令是要求自愿,但这是不可能的,借钱给穷人,还必须连本带利收回来,肯定是要有人担保,这跟吏治腐败没什么关系。

  也必然会逼得一些百姓家破人亡。

  放贷的对象加上放贷的目的,就一种致命的毒药。

  古往今来,但凡顶着大义的帽子去赚钱的人,基本上是会失败的。

  这也是为何张斐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是否针对青苗法,因为他已经做好准备,将这些反对派当做手术刀,为青苗法进行修补。

  他的忧虑是在于公检法最终还是被挡在了乡村门口。

  与元绛谈完之后,已是三更天,张斐寻思着许芷倩、高文茵可能早已经睡下,也不想去打扰她们休息,打算睡自己的小屋去。

  “张三!”

  刚到后院,就被一道倩影叫住。

  “芷倩?”

  张斐立刻走了过去,“你怎么还没有睡?”

  许芷倩道:“如此外面那么多事,怎睡得着觉。你与元学士谈得怎么样?”

  张斐点点头,“谈得差不多了。”

  许芷倩忐忑地问道:“那你可有想到办法应对?”

  张斐嘿嘿道:“原本是没有想到,但是在帮忙解决青苗法的问题上,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去攻破乡绅这一道堡垒。”

  许芷倩忙问道:“什么办法?”

  张斐道:“那些大地主躲在里面,我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将他们勾引出来,只要他们出得堡垒,那我就能够将他们吊起来揍。”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