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中书侍郎了好吗?

  哪怕这个检校没有实权,只能当加官看,那也酸!

  来济还与令狐德棻修《晋书》了!

  令狐德棻因宫废除官,贞观十八年起用为雅州刺史,因公事免职,改与房玄龄等十八人共修《晋书》,实则以令狐德棻为首。

  至于后世的《晋书》,主编为什么挂房玄龄,咳咳,不晓得编撰的主要位置,要留给最大的官员么?

  这是惯例啊!

  明白那些文章,为什么主要编撰者落款都在最后了么?

  《旧唐书》倒没有提及来济检校中书侍郎这一段,可李世民写了《饯中书侍郎来济》一诗为证。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应该是某次来济出长安巡察地方时所写。

  李义府就更酸了。

  咋,我李义府就不配皇帝写诗么?

  老子蜀道山……蜀了也白蜀。

  但是,李义府的名声起不来,那就用范铮的事迹夸!

  “殿下且看,这《悯农》小诗,词藻并不华丽,一字一句朗朗上口,悲天悯人之意深沉,且可教育小辈珍惜粮食,实在是本朝难得的为民请命佳作。”

  太子舍人的位置,就这一点好,能与太子说得上话,有时候说点小话,可引导一下太子的倾向。

  至于左右,呵呵,别想多了。

  太子的脑瓜子里装些什么,东宫僚属并不清楚,詹事李世勣、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样没摸清这位的底细。

  李治微微颔首。

  老实说,李治的毛病也不少,可至少在明面上,他的功夫还是做足了。

  “命东宫各僚属、十卫率,所有官员熟读《悯农》,并书写万字心得体会。”

  李治踌躇满志道。

  李义府满嘴苦涩,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

  叫你话多!

  这下好了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一万字啊!

  即便骈四俪六,李义府写的赋、谏大多也是几百字,写万字得熬上几天。

  再说,就《悯农》这一点体量,即便以“左边是一棵枣树,右边还是一棵枣树”的神级阅读理解,也凑不出万字啊!

  就这一点而言,李义府他们比后世苦哈哈的打工人逊色多了,人家那是上面放个屁、下面得写四万字的死命令啊!

  万字,对李义府等人只是为难,对太子左清道率司阶尉迟宝琳而言,就要命了。

  尉迟宝琳当然是读过书的,还是国子监国子学出身。

  国子监六学中,国子学最清贵,要说学问么,呵呵,一帮三品以上官员子嗣、国公子孙、二品官员曾孙,他们需要认真学什么?

  资荫就是从七品官身,就是混吃等死也能舒坦一辈子,读书,能吃么?

  “殿下,臣愚鲁,这破诗要臣写个一两百字,或夸或骂,应该是没问题。可万字,你杀了臣吧!”

  尉迟宝琳撒泼打滚。

  事实上,请人捉刀也不是不行,只是尉迟宝琳坚决不肯。

  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别玩花里胡哨的。

  李治命人拖尉迟宝琳下去,笞二十,免了心得体会,尉迟宝琳乐呵呵地应下了。

  才二十笞,算个什么,阿耶揍起来比这狠多了。

  “传太子令,免尉迟宝琳太子左清道率司阶,任太子左清道率副率,掌绛州等三府上番府兵。”

  这道太子令,让尉迟宝琳自己都瞠目结舌。

  挨一顿揍,从六品上司阶就跃居从四品上副率了?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