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8章 翻译翻译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8章翻译翻译

  平康坊北里,某个楼阁里。

  外头丝竹悦耳,里头哀声一片。

  “转眼间,大隋倾覆已三十有一!”

  一群遗老遗少品着秦酒、抹着眼泪,在一桌周八珍前无限感伤,凭吊前朝。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群遗老遗少,一个姓杨的都没有。

  除了魏晋南北朝那段疯狂的岁月,前朝的大臣多变更为新朝大臣,前朝宗室也多有任用,杨恭仁、杨师道可为佐证。

  甚至在大唐还保留有酅公(前隋血脉)、介公(北周宇文氏血脉),称二王之后,为礼部主客司主管。

  所以,真正的前朝血脉,不会在意江山更迭易主。

  连后隋小皇帝杨政道,都还在殿中省为尚衣奉御,咸鱼般地活着呢。

  哀叹前朝恩泽的遗老遗少,实际上在前朝也没享有多少恩泽,许多是前朝上不了台面的人物。

  就是那么讽刺。

  他们聚集在一起,打着遗老遗少的旗号,实则是想从大唐身上吸更多的血。

  偏生一些沽名钓誉之辈,还真为这些所谓的遗老遗少大开方便之门,让真正的前朝血脉嗤之以鼻。

  “现在,复兴大隋已不可能,唯正大唐血脉可行。”

  “皇帝将大行,唯设法令吴王至长安,方可择时而代。”

  一名遗老白眉攒动。

  遗少冷笑:“怎生代?人家手中有丘八!他们手里的家伙,是要饮血的!”

  “何况,我们的人几度赴安州,连吴王的面都见不到!”

  另一名遗老思量道:“吴王不肯与我们同流合污,要不换蜀王?”

  语出,四面怒目相视。

  翻译翻译,谁才是“污”?

  “呃,同舟共济?”

  不过是在说笑而已,蜀王李愔的恶劣脾气,让人敬鬼神而远之,谁愿意被他殴打?

  李愔骑马游猎,踩踏庄稼,典军杨道整马前劝谏,被李愔暴捶,暴戾之名遍传大唐。

  若从明哲保身而言,李愔的恶劣行径,甚至比李恪的贤明强得太多。

  恶,至少不会让人觉得有问鼎之心。

  不管怎么说,依旧有快马奔赴安州,劝说吴王努力一把,遗老遗少们会在后面扭腰摆胯地呐喊助威。

  连一点实际的都给不了,红口白牙的哄人火中取栗,这就是遗老遗少的特性。

  万一成功了呢?

  ——

  雍州法曹。

  莘可代接到消息,匆匆找到刚刚退朝回衙的范铮。

  “平康坊北里,柳烟阁,有假母柳温烟向法曹检举遗老遗少,意图让吴王归长安。”

  假母,是这个时代对老鸨子的称呼之一。

  雍州两次开赏格,在游侠儿群体中传开了,烟花柳巷之地亦不陌生。

  当然,等闲假母也不会参与进来,传出去坏了自家楼子的名声。

  但是,遗老遗少么……

  可巧,柳烟阁的假母柳温烟,正是因前朝末年之乱沦落风尘的,对他们是真没好感。

  “赏格发放,并告知柳温烟,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