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三四章 一路货色?_明朝大贪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朝会,初时风平浪静,百官仍旧如常奏事。

  可就在快要退朝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忽然上前出列,弹劾礼部尚书张谊勾结倭寇,走私叛国。

  弘治皇帝闻言大惊,当即叱呵牟斌不可信口开河。

  牟斌却拿出了张谊通倭的证据,张谊看后面『色』煞白,无言以对。弘治皇帝翻阅后龙颜大怒,着令锦衣卫严加审问。

  一时间风云骤起,原本还气势汹汹的满朝官员,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士林和市井的风头,也一下转了向没人想到口口声声要扞卫祖法礼制的礼部尚书,竟然是勾结倭寇祸害大明子民的幕后黑手。

  很多朝廷官员们也不相信,纷纷上书为张谊辩白,更有不少人以身家『性』命为其担保。并指责此定乃佞臣何瑾的『奸』计,人『乱』政才使得君子受污,恳请弘治皇帝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莫要使吏治蒙羞,正邪颠倒。

  然而,随后打脸的就来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被锦衣卫呈送上来。包括淮安那些倭寇的举证,盐商的口供,以及各地被晋商收买官员的供词桩桩件件都将张家垄断侵夺大明盐利,勾结倭寇的真相拼图给填充了起来。

  如此多的旁证摆在眼前,就算再坚信张家的官员都傻了眼。

  他们都承认何瑾的手段很厉害,可厉害到诬陷他人能到如此『逼』真的地步,甚至几年前的证据都被揭了出来,就实在有些不过去了。

  另外,更让他们无语的是,此番锦衣卫可没对张家父子严刑拷问。

  人家这次就是深入分析调查,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只给你摆证据讲事实,一点都不夸大案情也不罗织罪名。让那些准备从锦衣卫风评不好这方面下手的官员们,也都无计可施。

  最后铁证如山,张家父子抵赖不过,只得将真相全部交代,争取宽大处置。

  随即弘治皇帝同内阁商议了一,颁下了敕令诛灭张家及晋商集团那些贪墨大明盐利的首恶之徒,抄没其家产充入国库。余罪者,皆按情节交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按律罚处。

  这一段时日,朝廷风波动『荡』层出不穷,最终又平稳落地。

  满堂官员自此深受打击,不得不重新仰望起龙椅上的子,感受皇恩浩『荡』的同时,心底也泛起一层层敬畏。

  真是圣心难测,帝王心术炉火纯青啊

  原以为胜券在握、大局已定,朝堂还是百官之朝堂。却不料人家翻手之间,就是一个巴掌打过来,打得自己脸红嘴肿,还得努力挤出笑脸。

  毕竟,不这样还能咋样儿

  集体致仕来闹吗

  醒醒吧自己屁股后面,不知多少热着上位呢。

  而且此番自己这边又不占理,还被人家揪住了尾巴,不好好悔过表现,真让老婆孩子去喝西北风啊

  然后这个时候,已都快被众人遗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