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中英街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硬壳纸做的证件,眉飞色舞道:“花了我二百大洋呢!”

  韩兆坤给何平看的是前往中英街需要的证件——边境特别通行证。

  中英街本名叫“鸬鹚径”,它曾经一度称得上中国最著名的街道之一,别误会,不是好名声。在中英街的街心立了一块方石,不是普通的石头,它是一块界石。

  1899年,英格兰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南山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土地及附近230多个岛屿,这些地方统称“新界”,租期99年。

  从此,中英街将原本相连的国土断然分开。立在街心的界石便成了国人心头的百年耻辱、扎在国民脊梁上的一根刺。

  从那以后中英街便以街心的界石为限,南山、香江两地各在街两边做自己的生意,店铺门对门,几米之遥,经常可以隔街聊天。

  平素双方人员可以自由走动,但凡中英关系紧张时,两边均不能越雷池一步。中英双方警察相向而立,颇有些对峙的味道。

  建国后,国内与英格兰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中英街便沉寂在南山的角落里无人知晓。

  拜改革开放所赐,南山建立经济特区,让沙头角的中英街重新苏醒过来。这年头国人要进南山经济特区需要办一张“边防证”,之前宝安县给他们都办理过,其实就是一张非常简陋的硬纸。而要进中英街就还需再办一张“边境特别通行证”,所以中英街又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

  这是何平这些天跟本地人聊天的过程中得知的,近两年改革开放的浪潮直接导致拥有着地利优势的中英街快速崛起,成为了国内很多游客来到南山观光的热门景点,别小瞧这个年头国内的旅行、观光产业。

  去不了香江,可以去中英街。

  英界的香江商店成了这些来南山的游客必到的地方。

  何平心想索性闲来无事,跟韩兆坤去溜达溜达也好。

  两人开着蛋鸡养殖基地的挎斗三轮,开往盐田区沙头角的中英街。

  到了地方之后,韩兆坤向公an出示了“边境特别通行证”后两人才得以进入中英街。

  何平早听过中英街小,到了之后才发现比他听到的还要小,小到什么程度呢?

  只有250米长,3~4米宽,如果用百米跑的速度的话不到30秒就可以把这条街跑完。

  来到这里,何平有种到了后世新年在外滩时候的感觉,人是真的多,街面又很窄,直接造成了摩肩擦踵的效果。

  “真热闹呵!”韩兆坤看着中英街的场面,眼神中带着艳羡说道。

  “别愣着了,往里挤吧!”何平催促道,从后世来的何平,可从来不会怕这样的场面,越挤越热闹,唯一要提防的就是扒手,不过何平看着界石两边的警察和公安,应该没有哪个小毛贼敢跑到这里来撒野吧。

  只有亲身体验过在中英街人缝中穿行的盛况,才会明白中英街对这个年代的人们的吸引力。

  好家伙,何平走了二十多米,就感觉自己的老腰都快断了,这哪是走路啊,赶上顶着人流前进了。

  中英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擦踵,何平走在其中感觉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