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韩兆社的崛起之路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官在饲料厂工地待了不到半个小时便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他对毛学山说了一句:“学山啊,你找了个好女婿!”

  毛学山内心充满了骄傲,但面上只是矜持的笑了笑,“您过奖了,何平也是靠着队里、公社和县里的支持才能把事做好的。”

  有了前几次的建设经验,饲料厂的建设已经不需要何平再去亲力亲为了。

  他也不是甩手掌柜,饲料厂的厂房建起来不是关键,还得有机械设备和人员。

  有郭文兴教授在一旁出谋划层,何平根本不用操心,两人到奉城跑了一趟,定下了饲料厂所需的设备,花了整整六十万大洋,这里不单单是设备,还有两台解放牌的卡车。

  “这回队里那帮学完车的小伙子派上用场了。”何平对郭教授道。

  “还是你有先见之明。”郭教授夸赞了一句。

  这年头司机还是一项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不仅要会开车,还要会修车。

  何平此前委托营城印刷厂给韩屯培训了一批司机,之后又培训了一批,前后两次12人,勉强够韩屯现阶段的使用。

  设备还需要等两个月才能提,但卡车可以当场提走,何平这次特地来了两个人来。

  何平还特意拜访了一下在火车上认识的秦拥军,两人这两年一直保持着联系。

  秦拥军见到何平很高兴,“一转眼都多长时间没见了。”

  “可不是嘛!秦叔,我看您厂子发展的不错啊!”

  秦拥军叹了口气,“驴粪蛋子表面光。瞎忙活,到年底一看,账面一干二净。”

  其实像秦拥军管理的凸版印刷厂这个情况已经算是这个年代比较好的国营企业了,后世很多人说八十年代是国营企业的黄金年代,只是到了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崛起后他们才逐渐跟不上时代潮流。

  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阶段国营企业如果不是内部问题太多,怎么可能会在短短不到十年之内就陷入大规模的衰退潮,甚至在国家几度出手之后仍然无法挽回颓势。

  何平看出秦拥军的无力,识趣的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这次来奉城是公干?”

  “给队里办的饲料厂采购设备和车辆。”

  秦拥军听完羡慕道:“还是你们队办企业有活力啊!”

  “对了,秦叔。我这次来是有点事想找您帮忙的。”

  “你说。”

  “我想委托您这边帮我印刷点台历和挂历。”

  “行啊,没问题。”秦拥军一口答应,都没问何平要多少量,要知道向台历、挂历这种凸版印刷的,如果数量不够印出来是不挣钱的。

  “您先给我来一万册。”

  秦拥军吃了一惊,“一万册?你印那么多干什么?”

  “我寻思着到年底了,给客户们送点福利。不过我这些是给好几个单位印的,得多印几个样式,不光要有落款,还得有企业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