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村里来了个商场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合作,用他们的目录名号进行销售,每辆车给摩托车厂贴牌费,后世很多大佬都这么干过。

  “大哥你说的对,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我们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等待时机。近两年越来越多国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走下坡路,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去收购一家破产的目录企业。”

  看来大哥也是下了功夫的,李书福心里想到。

  他这半年来把关于如何开办一家汽车企业的路径已经想的比较清楚,今天跟何平一谈,英雄所见略同,他心中很是高兴。

  “书福,开办摩托车厂你手里能拿出来多少钱?”

  李书福毫不犹豫的说道:“1000万。”

  何平意外的看向他,“准备把全部身家都砸里?”

  李书福没有说话,但眼神坚定。

  “好!”何平顿生豪气,“大哥再支持你3000万,总计4000万。你个人再以管理和技术入股,算你35%的股份,如何?”

  4000万的总投入,按理说李书福的1000万只能占股25%。他一个半路出家的生意人,哪里有什么技术,摩托车厂都没影就更别提管理的事。

  “大哥,你不能这样。35%太多了,我出1000万就占25%。”

  何平劝道:“先别拒绝,听我说。造车我只能出出钱和点子,真正要下死功夫、下大毅力的是你。这是对未来你在车厂的贡献的提前回报,等你为了车厂累死累活,我却悠哉悠哉的时候,你就不会说这些股份多了。”

  “大哥……”

  “行了,就这么定了。造车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事业,也是在为我们中国的工业添砖加瓦,未来等待你的困难还有很多,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李书福重重的点点头。

  这一晚上,兄弟二人畅谈对未来汽车事业的美好想象,充满了信心。

  隔天,何平又把韩兆社找了过来,他去年将摩托车厂关闭后便带着大舅哥倒了半年的国库券。

  鉴于他之后经营摩托车厂的经验,何平询问他是否愿意帮自己代理和李书福合办的摩托车厂的事情。

  韩兆社现在正闲在家里无事可做,跟着何平干,他当然愿意。

  于是,在征求过李书福的意见后,何平象征性的收了韩兆社一百万让渡了摩托车厂5%的股份。

  摩托车厂的名字按照李书福的意思,定下了“吉利”。

  即将成立的吉利摩托车厂,韩兆社持股5%,李书福持股35%,何平持股60%。

  几天之后,李书福带着何平的嘱托和期望走了,跟着他离开的还有韩兆社和佳农集团的一位财务人员。

  几人已经商量好,将摩托车厂落户到李书福的家乡之江台州。

  他在那里经营多年,又有捐助冰箱厂的香火情在,再加上之江省私营经济发达,很适合摩托车厂落地。

  其实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