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鲍信_医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立马站了起来,伸出了一只手,想要挽留一下鲍信,可话到了嘴边却又怎么都不出口,只得有些沮丧的一甩手,看着鲍信的身影在视野里远去。

  在袁绍那里碰了壁,鲍信也没有完全气恼,而是转头去了河南尹王允的府邸。

  色渐晚,王允与张林也正好都在家,见鲍信来访,便立刻将鲍信请进了书房。

  一见王允,鲍信立刻双手抱拳,行了一礼,直接切入了主题,道:

  “府君乃高尚之士,故而我也不欲与君子绕弯子,信此来,不是为别的,就是恳请府君能助我一臂之力,为国除贼!”

  王允昨夜看卷宗看到了半夜,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顶在头上,但一听鲍信这话,便立即重新振奋起了精神来,拉着鲍信的手,目光灼灼的道:

  “可是为了那董卓?”

  “不错!”鲍信见王允如此热切,心中也有几分激动,点头称是。

  “允诚此来可是心中有了算计?”王允也不是一个喜欢绕圈子的人,顺着话题便问了下去。

  “董卓新来,其部下多很疲惫,我欲打他个措手不及!”

  鲍信话音刚落,王允与张林便皱起了眉头。

  张林在一旁依旧担任着端茶倒水的工作,给几人满上了水,心中暗笑鲍信真,便幽幽的道:

  “董卓手下铁骑数千,再加上又收编了何进残部,其众数万,允诚想与其相争,兵从何来?”

  鲍信神色有些尴尬,毕竟刚刚才被袁绍拒绝,但还是一咬牙,强撑着脸道:

  “我手下有新募之兵数千,加上孟德所部,接近万余,若府君愿召集郡兵,我等与董卓不是不可一战!”

  张林微微摇头笑笑,“允诚可知董卓是何出身?”

  鲍信被张林突然问的有些懵了,皱眉道:

  “无非是边地太守,刺史出身罢了!”

  “不错!”张林轻抿了一口桌上的清水,“董卓的确是边地太守,刺史出身,但又不单单是如此。

  自延熹十年,董卓为羽林郎起,他在军中已经耕耘了数十年了,与羌人战,与黄巾战,与韩遂战,身经数百战,蔡中郎曾言其有项羽之刃,可见其悍勇;

  手下兵卒皆百战老兵,先帝曾数次欲剥夺董卓对此军的控制,害怕尾大不掉,可见其兵锋之盛;

  可如今先帝已逝,这支边军却依旧在他手中,可见其手腕之强与此军对董卓之诚,允诚莫非认为单单凭手中的几支新兵就能与董卓相斗吗?”

  “那我该怎么办?难道我就要眼睁睁的看着董卓祸乱朝纲吗?难道我鲍允诚自知事不可为,就要畏敌逃战吗?”听着,鲍信双目一红,狠狠的将手中的杯子置在了桌案上,面色郁闷的大吼道。

  张林微微一叹,没有继续去刺激鲍信,毕竟像鲍信这样心忧社稷,并且能为之死的老好人已经很少了,便只是用手指在杯中轻点了一下,在桌面是边比划,边道:

  “而今董卓收何进残兵,手下兵势大涨,能与他有一战之力的唯有西园诸部,与执金吾丁原手下的并州兵马。

  西园诸部乃先帝擢精锐组成,奈何如今兵权分散,蹇硕死后,他手下的兵马甚至有不少直接投了董卓,而袁绍虽领中军校尉一职,却也难以压制住其他几位校尉,所以这京中真正能与董卓相斗的唯有丁原。”

  “嗯!”王允点零头,捻着胡子,若有所思的道:“丁建阳出身并州,与我和宁安是乡党,且为人正直,若我等相请,其必不会拒绝,但就是我等却不能如此轻易的挑起刀兵。

  而今人心思定,谁若是无故先挑起刀兵,那就会被立即打成乱臣贼子,群起而攻之。”

  见二人都欲反董,而不是像袁绍那样互相推诿,鲍信便松了口气,虽面色还是不算太好,但终究不似刚才那样双目圆睁了。

  “府君有此言我就放心了,既然我等还尚需韬光养晦一段时间,那信就先回泰山多多募兵,待府君事起再伺机而动!”

  “好!”王允也没矫情,立即便同意了鲍信的想法,又相谈到了深夜,直到第二夜鲍信才带着本部离去。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