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沿河散开安置,免得聚在一起引发疫病,也好择一些土地,先占下来。将来若粮豆丰裕,便给粮多一些,将养一段时日,再组织百姓种一季杂粮,三月便可收。如此,或可勉强支应下来。”

  李重闻言沉默了一会,道:“若非陈校尉提醒,几误了大事。”

  同时也有些感慨,你若让他排兵布阵,他可得心应手,但若涉及到千头万绪的灾民安置、管理以及组织生产之事,就有些手忙脚乱了。

  他甚至不知道陈颜口中的“曹魏旧例”是怎么一回事。

  陈颜出身颍川陈氏,乃世家子弟,读的书多,知道的东西多,在这方面确实比他厉害。

  怪不得古来这些事都要交给文人呢,他们或许打仗不行,但管理百姓确实比他们这些武人强。

  “阳夏、扶沟、陈县这一带,河流纵横,良田众多,可安置百姓多矣。但很多地都是有主的,比较麻烦。”陈颜说道:“将军先挑无主之地安置吧,其他的多半还得卢豫州和陈侯做主。言尽于此,将军可自思之。”

  “多谢校尉提点。”李重拱手道。

  陈颜又看了一眼那些百姓。

  如果陈侯真能把这些灾民全部安置下来,并挺过去的话,只需要数年时间,这些地方将不复为朝廷所有。

  他做的这些,可比石勒之辈难多了,但后续好处也更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与石勒、王弥的处境是一样的。

  石、王现在受到刘汉朝廷的钳制,没法自立,更不敢自立。

  陈侯同样有野心,但目前这个阶段,他也不敢自立。

  但如果有了这些安置下来的流民,则大不一样。

  他们就相当于陈侯的部曲,不再是王民矣。

  五月二十八日,陈颜率领部分船队离开了陈县,返回合肥,装载下一批漕粮。

  而听闻消息,往陈县、阳夏一带聚集的流民越来越多。

  五月最后一天,豫州刺史卢志抵达了陈县。

  他第一件事就是拜访谢裒、袁冲二人。

  五月将过,蝗虫是越来越少了,局势也越来越明晰。

  南下颍川劫掠的支雄所部因筹集不到足够的粮食,狼狈溃逃,又遭府兵追杀,死伤惨重。

  夔安则直接退回了陈留,拼了老命掳掠。

  闻支、夔二部皆退,活动于梁国一带的桃豹也不敢南下了,经济阴往濮阳方向退兵。

  他这一路算是损失最小的,但退兵途中,依然有一部分人因为缺粮而溃散。

  正应了那句话:“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当然,阴暗点说,这对石勒或许不是坏事吧。

  在缺粮的大环境下,拉起大量羸兵,希望靠人数获胜,终究风险太大。一旦抢掠不到足够的粮食,内部就要面临极大的动乱。

  死伤、溃散个一两万人,或许还帮他减轻负担了。

  “此番退贼兵,诸君功莫大焉。”卢志一上来就恭维了两句。

  “旱蝗交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