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六 玩伴_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东宫的景仁殿,这是太子朱标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朱雄英坐在宝座上,选为皇太孙玩伴的众勋贵子弟,缓缓入殿。

  当先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颍国公傅友德之子傅让,楚国公廖永安的侄子廖铭廖镛。随后是故中军都督,江国公之子淮阴侯吴高。故海国公吴桢之子,靖海侯吴忠等等。

  数十人都是功臣之后。

  “臣等,叩见太孙千岁!”这些人都年纪不大,都是十五六岁的样子,跪在朱雄英面前都面有喜色。

  在他们看来,即便是进宫陪皇太孙玩耍,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起来吧!”朱雄英语气温和,看着他们也心中欢喜。

  在他心中,这些人已属于他的自己人。未来,更是他的得力臂助。

  “你们之中谁最大?”朱雄英开口问道。

  傅让说道,“臣年纪最大!”

  颍国公傅友德生有四子,傅让排行第三,大儿子尚荣春公主为驸马。二儿子被过继给了傅友德的弟弟,傅让尚未婚配,是宫中的侍卫。四儿子最小,却在今年征讨云南的战事中,战死了。

  历史上,傅让的下场也很不好。

  朱元璋老年时猜忌大将,洪武二十七年,在宫中的宴会上对傅友德说傅让品行不端。当时的开国功臣,已被杀得所剩无几。

  傅友德知道自己也难逃劫难,便亲自杀了儿子,随后自刎而死。

  看着面前英武的青年,朱雄英缓缓开口,“以后,尔等皆是孤的亲卫,你便为统领吧!”说到此处,见李景隆也眼巴巴的看着他,“李景隆是副手!”

  “臣,谢过殿下!”二人说道。

  “你们平日在家中都干什么?”朱雄英笑问。

  江阴侯吴高开口道,“臣在家中,也是就是骑马射箭,看看兵书。”

  他父亲和大伯,都是当年跟着朱元璋起兵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是根正苗红的淮西勋贵子弟,说话时候带着浓厚的淮西口音。

  朱元璋晚年尚未猜忌功臣之前,对这些功臣子弟都是不错的。比如吴高,日后就是神策军指挥使,高官厚禄。后朱棣登基,吴高避而不见,被废为平民。

  “你们当中谁的弓马最好?”朱雄英又笑问。

  本以为这些武将子弟都互不服输,谁知众人竟然齐刷刷的看向一人。

  李景隆!

  “臣等之中,李校尉弓马最为娴熟,每年的修操比试,在勋贵子弟中都是第一等!”傅让开口道,“不但如此,李校尉是文武全才,兵法谋略也更胜一筹!”

  朱雄英再次打量起李景隆,不得不承认这厮不但生了一副好皮囊,也确实有两下子。不然不会从小就被朱元璋喜欢,日后更是成为建文帝的心腹,执掌五十万大军,讨伐朱棣。

  “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朱雄英心中感叹。

  这个人可以用,但以后绝不能大用。起码,不能用他带兵打仗,不然大明家底再厚,也输不起。

  “皇爷爷选你们给孤当玩伴,也不单只是为了玩而已!”朱雄英环视众人,继续笑道,“孤带你们,是要练兵的?”

  众人听得一愣,皆是不解。

  “练兵?”李景隆犹豫下,张口问道,“殿下,可是让臣等给您练兵?”

  “非也!”朱雄英笑道,“练你们!”说着,对侍立一旁的贾贵说道,“贾贵!”

  “奴婢在!”

  “集合!”

  “是!”贾贵谦卑的笑了笑,随后走到殿外,对着远处喊道,“殿下口谕,集合!”

  众人越发不解,但随即就眼神发亮。

  只见数个小太监,双手成拳放在腰间,按着大小个排好,每个人都是迈着同样的步伐小跑,嘴里还喊着口号。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立定!”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