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四章 新野之战 2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籍这次是奉刘琦之命,给刘备送来书信,刘琦在信中告知:“蔡夫人与蔡瑁等人不来报丧,竟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刘琦恳求刘备以叔父的身份,为自己做主,尽起麾下精兵,同往襄阳问罪。”

  &ems

  刘备看完书信,自然不想去襄阳问罪,就对伊籍曰:“机伯只知刘琮僭立,更不知刘琮已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矣!”

  伊籍闻言大惊,他一向与刘备友善,他刘表派到公子刘琦的人,但刘琦性格软弱,难以自保,不由有了投靠刘备的心思,旋即向刘备献计道:

  “若如此,皇叔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就便擒下,诛其党类,则荆州属皇叔矣。”

  孔明一直默不作声,是因为害怕刘备不采纳自己的计策,面子上不好看。现在有了机会,连忙在一边帮腔道:“机伯之言是也。主公可从之。”

  刘备也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但他两次推却了刘表,就是想表达不想从刘表手中夺取荆州,现在反而出手抢夺,似乎有些言行不一致。

  再说了,自己得罪荆州几个大家族,最后荆州还要交给刘琦治理,心有不甘,只得垂泪道:

  “吾兄刘表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

  孔明对刘备如此拘泥不化,也有些不耐烦了,不由反问道:“如不行此事,今曹兵已至宛城,何以拒敌?”

  刘备当然听出了诸葛亮话中的不满,但他还是从容回答道:“不如走樊城以避之。”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曹兵已到博望了。”

  一听曹操军来的如此之快,刘备虽然心慌,但毕竟也是久经战阵之人,一瞬间就拿定了主意,让伊籍速回江夏协助整顿军马,准备联合抗击曹操。

  伊籍走后,刘备情知新野小城,挡不住曹操的大军,而到樊城暂避其锋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就与孔明商议拒敌之策。

  孔明喜欢谋而后动,对目前的处境,早就有了数套预案,他对刘备说道:

  “主公且宽心。前番博望坡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还是中了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

  刘备一听孔明有了方略,心下稍宽,便全权交与孔明调度。

  孔明领命,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道:

  “因曹操来攻,新野县城已经成了战场。新野百姓,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刘皇叔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

  新野百姓,这几年跟着刘备,过了几年丰衣足食的日子,对刘备非常信任和感恩,全部跟随刘备前往樊城。

  但近十万百姓,如果缺乏组织,就会乱成一锅粥,孔明又差孙乾往河边调拨船只,组织并救济百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孔明差糜竺护送粮草军资,并各官家眷到樊城暂住。

  撤退事宜安排妥当,诸葛亮聚诸将听令,准备迎敌。。

  有了上次博望坡的胜利,众将对孔明心悦诚服,调派起来得心应手,只有半个时辰,就把众将安排完毕。

  这新野城是诸葛亮第二把火,关系到刘备军民能否顺利撤退,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