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3章 成都县令(1)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美差,孟达自然不想放过。

  孟达一直以来,就是法正的跟班,从关中跟到西川,都在给法正当小弟,可谓任劳任怨。

  孟达和刘备虽然也熟悉,但远没有到能够随时提建议的地步,他能够托的人情,也只有法正。

  法正在西川的至交好友,只有孟达和张松。

  现在仅存的孟达,虽然法正打心眼里看不起他的人品,但他非常看重这份友情。

  接到孟达的请求以后,法正通过周密计划、综合分析,紧跟诸葛亮之后,向刘备提出了让刘封、孟达前去收取上庸的建议。

  刘备本来对法正就信任有加,法正在汉中之战中表现非常出色,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在诸葛亮之上。

  这次法正计划周全,有备而来,自然是想完胜诸葛亮的方案。

  事实上,法正提出的刘封、孟达搭档的方案非常合理,明显优于诸葛亮的马谡、王平搭档。

  因为这个建议,不但兼顾了荆州、西川的利益,而且还顾及了刘备自己的利益。

  因此,刘备一锤定音,决定在派遣刘封、孟达的基础上,再加上王平,一起领兵,攻取上庸诸郡。

  因为这样,也照顾了诸葛亮的脸面。

  毕竟王平是诸葛亮推荐的,等于是综合了两人的方案。

  诸葛亮建议马谡前往上庸,虽然是给马谡一个人情,但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照顾一下大姐夫蒯祺。

  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虽然叔叔诸葛玄承担了抚养责任,但日常照顾,主要还是靠两位姐姐。

  因此,诸葛亮与两位姐姐的感情非常深厚。

  大姐夫蒯祺,是荆州望族蒯家的青年才俊,蒯良、蒯越的侄儿,也是智仁双全之辈。

  跟随刘琮投降曹操以后,蒯祺一直任上庸太守,政绩斐然,颇有民望。

  二姐夫庞山民,是诸葛亮的恩师庞德公之子,好友庞统的堂兄,现在也在曹操的手下任吏部郎。

  诸葛亮能够衣食无忧地完成学业,并且在成年以后、出山之前,还能够在安逸地早隆中卧龙岗隐居钻研学问,也是得到了两位姐夫的周济和照顾。

  虽然诸葛亮推荐马谡前往上庸失败,但他并没有太过在意。

  以他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让谁照顾一下姐夫蒯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诸葛亮为人谨慎,专门找到刘封,让他攻下上庸以后,不要为难蒯祺,让他回北方去。

  诸葛亮早就知道,姐夫蒯祺不会留在西川为官。

  因为整个蒯家,都已经迁到许昌,包括他的妻儿老小,也全部留在许昌。

  蒯祺还是蒯家族长的候选人之一,自然不可能独自离开家族投奔刘备。

  刘封是这次攻取上庸的主将,孟达和王平都是副将,诸葛亮既然已经托付刘封照顾,不认为姐夫会有什么危险。

  但事与愿违,诸葛亮的姐夫蒯祺还偏偏出事了。

  听说曹操已经弃汉中而走,而襄阳又在关羽的手中,上庸诸郡已经是孤立无援,当地以申耽、申仪为代表的豪强、世家大族,尽皆准备投降。

  只有太守蒯祺,因为有妻弟诸葛亮在刘备军中为官,对刘备军的攻击并不太在意,也没有急于离开。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蒯祺在上庸当郡守多年,虽然为官清正,但他的俸禄颇丰,加上正常的人情往来,还是赚下了不小的家产。

  曹操在汉中大战,蒯祺也非常关心,这关系到他官位是否能够保住。

  接到曹操退出汉中的消息以后,曹操在上庸任命的一大批官员,都是马上收拾家财逃跑。

  蒯祺无意投奔刘备,准备挂印而去。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