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5章 败走麦城(5)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羽在麦城不吃不喝,整整枯坐了三天,一直在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

  但无论他怎么回顾,甚至从北伐开始的每一个细节,他都没有放过,并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

  现在兵败如山倒,一败不可收拾。

  荆州已然不保,就算是大哥刘备尽起西川兵马,也未必能够从孙权和曹操的双重夹击中夺回荆州。

  关羽从水淹七军到退守麦城,只有短短不到三月的时间,如此人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莫过于此!

  关羽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只能归结于命该如此,不由万念俱灰,了无生趣。

  这下子,关羽真切体会到,当年项羽在乌江自刎的心境。

  关羽少年时沉迷武学,读书不多。

  与刘备结拜以后,因为刘备是大汉宗室,家里祖传的藏书可不少,关羽不读书是因为无书可读,现在逮住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养成了夜读的习惯。

  关羽偏爱《春秋》和《史纪》,每次读到《项羽本纪》,他对项羽这个武功天下无双的猛将报以无限的同情,对他乌江自刎感触良多,颇有些不以为然。

  尤其是坐镇荆州以后,关羽每一次翻到《项羽本纪》,他都要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如果丢失荆州,逢此绝境,会不会逃回到西川,卷土重来?

  答案是否定的,关羽绝不会贪生怕死,逃回西川,他要与荆州共存亡!

  但他也不会自杀,心里想的是如何让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关羽想通了以后,站起来把关平端过来的、尚有余温的饭菜吃完,然后到城头巡视。

  看到关羽露面,将士们有了主心骨,眼睛都亮了,瞬间都如同换了一个人,军队又恢复了以往的士气!

  虽然麦城的军队不到两千人,但基本都是关羽的心腹死士,战斗力超强。

  关平把士兵们分为三队,轮流镇守城门,每次镇守城门的军卒,止有五六百人,虽然江东军一时攻不下来,但可以通过拼消耗,耗光关羽的兵力。

  显然,孙权并不想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料到城中粮草并不丰富,想要困死关羽。

  其实,麦城的粮草还真不少!

  这都是赵累的功劳,他把粮队都顺利带过来了,这可是三万人马近十天的军粮,足够两千人半年之用。

  虽然暂时没有缺粮的危机,但要守住并不坚实的麦城,难上加难。

  关羽要为部下争取生还的机会,唯有拖延时间,关羽决定实施王甫之计。

  于是,仿照当年在徐州投降曹操的故事,关羽主动写下一封请降书,在请降书中和孙权约法三章,派军士送往江东军营。

  孙权接到关羽的请降书,非常高兴,聚众商议。

  看着堂下的文武将官,可谓是人才济济,孙权心情大好,举起关羽的降书,对众人说道:

  “关羽,世之豪杰,孤深爱之。孤如早拥有云长如此智勇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