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夷陵之战(65)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旦退兵,泄了士气,再想把士气提起来就很难了,到时候就是谋划成功,在军队数量相当的情况下,我军很难挡住陆逊的困兽之斗,并无必胜的把握,此计并非上策!幼常,你先下去休息吧,容我再考虑几天,给丞相写好回书,你再回成都!”

  马谡一听,心中发苦,情知刘备误解了自己,但他无可辩白,只得泱泱退下。

  刘备见马谡来了,心中是真的高兴,本来还想让马谡替自己出谋划策,想起马谡是在替诸葛亮谋划,自然不想再把他留在身边,毫不犹豫就要把马谡打发走。

  马谡下去以后,回到刘备安排休息的帐篷,因为刘备心中的执念,心里越发认定,刘备之败难以避免,为了避免玉石俱焚,苦思马良和沙摩柯的脱身之计。

  ……

  ……

  孙权接受曹丕吴王的封号以后,虽然是曹丕名义上的臣下,但他可没有当真,仍然以汉朝的吴王自称。

  当然,为了达到与曹丕、刘备平起平坐,鼎足而三,先称王是必经之路。

  虽然前线与刘备的战事紧张,但孙权还是大兴土木,在武昌建造了吴王宫。

  就在一月前,吴王宫落成,孙权正式宣布建立了吴国,把武昌定为吴国的都城,他也搬入吴王宫。

  武昌城内,吴王宫的大殿内,江东文武百官济济一堂,分列两排,孙权正在举行朝会。

  早朝上,群臣纷纷递上奏本。

  现在吴国最大的事情,无疑是与刘备之间的大战,朝官们的奏章,大部分是弹劾陆逊。

  因为陆逊在与刘备的对战中,主动放弃了不少县城,引起了群臣的不满。

  尤其是那些丢失了良田、房产的荆州世家官员,对陆逊更加不满,这些奏章,大部分是他们弹劾陆逊的,元老派的官员,也在推波助澜。

  奏章中,说陆逊受封已快两个月,吴军放弃很多城池,失地达百里之多,未见一个捷报传来,实属怯懦无能等等。

  还有一名老臣,当场启奏,称城中传言甚多,都是关于陆逊的,说陆都督置国难于不顾,天天醉酒,日日欢歌,照此下去,吴国筹建未见,河山非断送不可。

  孙权关心战况,犹在众人之上,他把所有的情报人员,都放出去打探消息。

  陆逊这些举动,他早就知道,对放弃那些难以镇守的县城,陆逊也是请示过孙权,得到孙权同意以后才执行的。

  至于陆逊在大营中的情况,孙权虽然疑惑,但他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并没有责问的意思,而且一直把那些奏章压着不予处理。

  今天,孙权还是默默收取奏章,对那名老臣安抚几句以后,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下令退朝。

  孙权的耐性已经快要耗尽了,他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渡来渡去,心里却是思绪万端,在心里嘀咕:

  “陆逊啊陆逊,孙家的三世基业,孤的半世英名,难道要毁在你的手里吗?我还能继续信任你吗?”

  正在这时,一员小校闯殿来报,说吴王的内兄傅骏,擅自出战,大都督陆逊已经下令将其捉拿,现在正升堂问罪,按照军法当斩!恐性命难保。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