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8章 各有谋算(29)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8章各有谋算(29)

  马叔常这趟江东之行,颇费了一些周折,付出了远超预算的代价。

  但马叔常认为还是值得的,搞定了选曹尚书暨艳,达到了既定目标,也算不虚此行。

  在江东有了官府背景,马家在江东的产业和生意,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马叔常不是那种患得患失之人,他早就把心思放到了怎么放手发展江东的生意。

  他的定位明确,未必能够在孙权的压制下做大做强,但能够慢慢蚕食一些市场份额,让生意有所起色,也不枉他在暨艳身上的巨大投资。

  马叔常在生意上的确是一把好手,对江东的生意布局,他早就有了方案。

  他是准备用南蛮地区丰富的特产,打开江东的市场。

  所谓的南蛮地区,地盘可不小,包括建宁郡、牂柯郡、越嶲郡与永昌郡。

  马家的商业,是因为与五溪蛮部落的合作而发展壮大的!

  现在,也是有因为丢失了五溪蛮的货源,进而丢失了江东市场,而导致整个马家的生意每况愈下。

  这并不是马家商业的掌舵人马叔常的决策有什么大的失误,而是整个天下大势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后果。

  马叔常选择南蛮地区作为突破口,也是因为马家与沙家的势力都迁移到了越嶲郡的缘故。

  这里蛮族和特产和五溪蛮雷同,马叔常做起来轻车熟路。

  与比邻江东的五溪蛮相比,南蛮地区的货物在品种上没有什么优势,而且距离远了有数百里。

  这数百里的距离,在交通发达的现在算不得什么,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

  但在交通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运输费用非常之高。

  就拿军粮转运来说,最省力方法的是水运,但逆水而上,就需要大量的纤夫,代价也不小。

  而陆地上的运输,只有人力和畜力,而且在险要之处,还要受到山匪路霸的盘剥,代价可不小!

  古时候的战争,粮草的贮备和转运就非常重要,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最后赵国就是败在粮草不足。

  因此,要打赢一场战争,粮草的贮备和转运,都是重中之重。

  如果是劳师远征,就算是征用的民夫运粮,陆地转运成本只有民夫的口粮消耗,最后军队得到的粮食,能有一半就算高效率了。

  曹丕继位以后,按实力对比来说,西川的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以后,军事实力是最弱的。

  尤其是刘备亡故以后,蜀汉应该是一个软柿子,理应是兵精粮足的曹丕攻打的首选目标。

  事实上,曹丕只是象征性地搞了一个五路伐蜀,派曹真打了一次阳平关,其余时间,都是在攻打孙权,就是因为西川路途遥远险要、粮草转运困难。

  而曹丕把进攻江东的地点选在广陵,也得到了大部分谋士、将领的认同,就是因为青、徐两州的粮食贮备足够一场大战之用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