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讨郑檄文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宝龙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降唐,在见到唐人派来的使者时,也不在废话,直接问,唐人想让自己做什么。

  见段宝龙这般光棍,倒是让胡茂省了许多说辞,能够直入正题。

  原来,他并非让段宝龙直接降唐,而是要让他行讨伐郑买嗣之举。

  当然,段宝龙一无兵、二无将、三无钱粮军饷,让他是讨伐郑买嗣,那就是个笑话。

  真正上阵打仗的,肯定都是扬波军的人。

  既然本就是扬波军上阵,却为何不旗帜鲜明地进入?

  这却是涉及到一个名正言顺的问题……王延兴想要在南诏确立汉人的统治,而不想在此驻扎几万兵马防止地方造反的话,接下来占领南诏的法统,必须是端正的!

  所以,他确实需要段宝龙在中间过度一下!

  当然,段宝龙想要名正言顺的话,那一片光明正大的檄文,又是必不可少了。

  只是,扬波军中,不乏做事精干的能人,却缺少文笔独到的文臣。

  所以,写檄文这事,就交给段宝龙了。

  当然,也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全都交给段宝龙,而是胡茂提供素材,再段宝龙在堆砌辞藻。

  在胡茂提供的那众多的理由之中,毫无疑问,当先三条是最关键的,且不说他的真实性如何,但就那三个罪名,就能形成一个严谨的逻辑导向:郑买嗣不臣,大家一起来推翻他吧!

  但是,一篇檄文,三个理由是不够的。为了提高檄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他还准备了许多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罪状来。

  比如公然大卖私盐,攫取民众之财富来中饱私囊。

  郑买嗣作为南诏最大的私盐贩子,却享受着官盐的待遇,其遭受到的羡慕嫉妒恨,可想而知。

  又比如,指使大王近臣杨登去刺探镇国宝库的地图……

  据说,这镇国宝库一共有四个分库,其中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郑买嗣意图探到这四库宝库,然后想据为己有,然后再招兵买马,图谋不轨。

  再有,便是滥发宝钞了。

  这更是明火执仗一般地,将各家的财富,往他郑买嗣的口袋里装啊!

  如果前面几条是从法理上,说征讨郑买嗣的必然性,那这后面几条,则是做群众动员之用了。

  只是,段宝龙却没这种做群众工作的意识,他着重将前面几条细细思索了一阵后,便让段宝如给自己备纸磨墨,然后亲自动笔写了起来。

  胡茂对这种文案工作,一窍不通,倒也知道,一片檄文要写好,怕是要半天的功夫。

  便也不催促,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安静地等待起来。

  只是,胡茂能心安理得地等待,城外,南诏兵的统兵大将杨保国,却是一刻也静不下来。

  他领大军到通海都督府后,距离通海城二十里扎下大营,然后派了两千人去试通海城的虚实。

  然而,通海城的虚实尚未试出来,两千人,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