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挠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动。凡事都要有个领头的。

  就好像泉州的众多大家族中,便需要有一个领头的出来闹事,别人才会跟着一起跟徐武唱反调。

  这个闹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徐若虚的儿子:徐旭辉!

  作为泉州仅次于王延兴的大地主,徐家是王延兴试行的阶梯田税政策的最大影响最大的!当然,泉州五大家中,林家手中的田亩也是面积广大,并不比徐家少多少,可问题是,林家是海南投资合作社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股东,林家籍由合作社获得的利益,已经远远超出了田亩上所能获得的收益!

  其余的,象章家、黄家都靠着合作社,让家中的财富一路暴涨。

  而合作社的老大正是王延兴……

  所以,这几家是宁可在田亩上吃些亏,也不会去抵制王延兴的政策。

  而五大家之中,另外还有一个陈家。陈家手中的田亩也是极多……虽然远不如徐家,可那也是要比一百亩的阶梯线要高了十倍以上。

  可陈家家主陈施却是胆小如鼠,陈家虽然没有参与到任何一个合作社去,可对王延兴后面的举措,一个比一个配合:还在此前王延兴往各庄派百户的时候,他就接纳了,要知道,派百户并不是王延兴强制要求的,除了官庄之外,便只有杜家、苏家等接纳了百户。

  之后,他又在自己庄园里,模仿官庄的做派,给庄客发饷金,提高庄客的劳动积极性,又学着种棉麻、种黄豆、苜蓿等等,再有配套着养鸡、养猪、养牛……

  所以,陈家的庄园的收益,要远远好于徐家,对承担区区每亩八斗的田税,那当真是毛毛雨。

  可偏偏有官庄的榜样在前,有陈家的例子在后,象徐家之属的庄园,还只是种水稻。一亩水稻一年得谷子,不过两三石,而一石谷子,最多也就能舂得八十斤大米。也就是说,一亩水田一年的收成,便是两石多斤大米。

  那现在大米在泉州都卖到什么价格了:一斗占城稻,不过区区五文罢了!一石也就是五十文……当然,泉州本地的稻米比占城稻的口感更好一些,所以卖价更高,可再高,也不可能翻倍!

  也就是说,在徐家,一亩稻田的收成,撑死两百文!

  去掉庄客的吃食:每个庄客每天按两升谷子算,那么一年,他就要吃掉七石多的粮食,相当于三亩地的产出。而这还没计算庄客家中老人、小孩的消耗,也没计算他们穿衣服、采购农具、使用牲畜的花费。这些花费,至少也是要用掉相应的花费。

  而一个庄客实际能种的田亩数,也就是十亩。也就是说,他的产出,只有四成是可以交上去的收成。

  当然,徐家也可以强行将田里收成的六成拿走,只给庄客留下四成。不过那样的话,庄客就只能半稀半干地度日,挖野菜蒿子充饥了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