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时只道是寻常(外一篇)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17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娇妻既是贴已又为知音。二人性格相和,志趣相投,诗词唱和,琴棋互慰,解语知心。新婚美满生活激了纳兰的诗词创作。无奈好景不长,婚后三年卢氏病逝。恩爱夫妻永诀,纳兰悲痛欲绝。

  情思恰似东流水,绵绵不绝。纳兰时常忆起往昔与妻的恩爱缠绵:“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在西风中独立残阳,望萧萧黄叶,沉思往事:自己在酒醉时娇妻走来,轻轻将被子掖合。也曾与她玩赌书的雅致游戏,比忆书中词句,输者泼茶自罚,留得一衣茶香。这些琐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想来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南唐李煜也有同样感受。当年为后主时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但福中浑似不觉,只有一朝归为臣虏,才回味无穷:“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当代西方某报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的答案,来稿踊跃,最后得出三个答案和一个备选答案。一、给孩子洗完澡,怀抱婴儿微笑的母亲。二、给病人成功进行了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三、在海滩上筑起一座沙堡,欣喜望着创造成果的顽童。备选答案是写完小说最后一个字的作家。

  女作家毕淑敏看到这则消息后内心一阵刺痛不安,为何?原来这四种情况她都遇到过,但她当时却并末感到幸福,她不仅为自己是个幸福盲而难过。集人世四项最幸福的事于一身,该是何等荣光,何等幸福,但经历后却索然无觉,“当时只道是寻常”,又是何等遗憾!

  由末感知而知觉,是一种顿悟,醍醐灌顶。而这顿悟往往需要借助一种外力:命运、环境的骤变。纳兰和李煜都属于这种情况。纳兰骤失爱妻,失魂落魄,往日琐事一一忆起,弥足珍贵。李煜由至尊而囹圄,面对秋风明月,往事如昨,叹为天上人间。

  命运的骤变使人失去幸福,但由此而顿悟却又能感受到昔日不曾感受到的幸福,祸耶,福耶?还真有些说不清楚。但就纳兰、李煜而言(还有李清照),命运骤变带来了他们词风的转变,词意的深化,词品的升华,成就他们成为最杰出的词人,这就是由不幸而大幸了。痛苦是诗家成长的摇篮,此言不虚。

  所以遭遇命运骤变不要沉沦,不要颓废,也许这正是使你顿悟,生新的转化的契机呢。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