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7章 言传身教_回到过去当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同的漂型实战有影响我能理解,但是也仅限于比较复杂的鱼情吧?如果是生口鱼情呢?是不是这点差距就无所谓了?”孟凡好奇的问道。

  张扬听完摇摇头:“生口鱼情选错了浮漂也非常致命!你把这支长身短脚的漂换上抛几杆试试!”

  孟凡很快又把张扬挑出来的漂换到了钓组上。更换好合适的铅皮,再次抛竿入水。

  “看到没?这支浮漂在翻身到位的过程中,会有个大概两秒的悬停,然后才会继续下降?”

  “嗯?看到了,这是咋回事?”

  “钓组入水的大致运动过程,第一阶段是铅皮最重,拉着子线双钩跟大线一起下沉,直到将整根大线绷直!

  在大线绷直之后,浮漂受到铅坠的重力影响,就会开始翻身!

  这个过程,我把它称作一摆!也就是钓组入水漂座以下的大线扇形轨迹摆动到位!

  在一摆到位浮漂翻身之后,铅坠的加速度会被浮漂阻力短时间的中和出现一个暂时悬停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浮漂基本不动,而铅坠下方的子线部分,会出现第二个摆动垂直的过程。

  这时候,起作用的鱼钩、饵料、八字环这几个部分的重力,等子线绷直了,浮漂才会继续往下走,这个过程叫做二摆!

  等双钩根据调钓目数不同,而到位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了,这才算是整个钓组的运动结束!

  至此,钓组的状态趋向于平衡!

  在这个从入水,到整个钓组趋向于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某个信号盲区阶段有鱼吃口呢?你是不是就看不到信号?

  再或者,钓组入水到位的速度太快,鱼追不上,是不是也很难吃饵钓获?

  比如说,鱼在离底一定的高度的位置吃饵,而这个高度恰好是浮漂翻身一摆悬停的位置,漂相就很难看出来!

  再或者,用长身漂快速到底的时候,双钩穿层鱼追不上,那体现在鱼获上就会少很多机会!

  野钓黑坑啥的,咱们默认的钓法多数都是钓底的,因为鲫鱼跟鲤鱼都是中下层鱼类!常规钓底的战术就可以应对绝大多数鱼情!

  但是随着鱼群密度的增加,单纯钓底这一种思路是不够用的。

  竞技钓鱼,就是这么一种人为创造出来的特殊鱼情,鲫鱼可以打浮,鲤鱼也可以钓离底!思维上不能完全固化!

  再回到你问的这个问题上,生口鱼抢食,不同漂型不同调钓导致钓组不同水下状态,鱼获能一样吗?

  练杆练得是什么?并不是外行人狭义上认为的看漂抓口。

  而是感受判断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鱼情变化,并且熟练的对浮漂调钓、饵料状态、味型调整等一系列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应对,把当前做钓效率提升到最高!

  听懂了吗?”

  张扬一番压缩到了极致的钓技干货说完,目光看向刚才还神态轻松的哥俩。

  此刻,自诩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