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四个师团,外加派遣军陆续增援来的兵力,尽早的调拨给华北方面军。

  哪怕是不放在平津地区,暂时先不加强一线以及二线防御。就部署在冀中作为机动力量使用,在平津一线背后形成大纵深,多梯次的完整防御体系,那么整个战局糜烂的速度也不至于如此之快。

  敌军的坦克数量的确多,冀中的地形也的确适合坦克穿插作战。但只要形成完备的大纵深防御,一层层的削弱其突击力量。就算不能将敌军的坦克消耗干净,但敌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进展如此的快。

  第五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无论是大本营还是华北方面军,在敌军投入的坦克数量上的判断,也出现了最严重的失误。还是拿着日军后勤补给眼光,看待自己早就已经今非昔比的对手。

  认为在补给线如此漫长的情况之下,敌军在河北战场投入的坦克数量,绝对不可能太多。因为敌军进入河北之后,所有的油料和弹药等物资,都要从北满转运。这个消耗量,是敌军不可能负担的起的。

  所以大本营一直认为敌军在河北战场,会投入坦克作战。毕竟冀中大平原,是坦克作战的天然最好的战场,但投入的数量绝对不会太多。因为热河与察哈尔的地形,会大大的限制敌军后勤补给线的承受力。

  结果没有想到,人家居然能集中上万辆卡车。不仅保证了在无铁路依托的情况之下,前线的物资补给,还大大的增加了自己部队的机动能力。说实在的当抗联的穿插部队,出现在冀中平原的时候,内山英太郎也吓了一大跳。

  自己的对手,清一色的都是利用卡车机动。不仅保证了部队的机动力,也保证了部队不被长途行军而过大的消耗体力。敌军清一色的美制大载重量卡车,让内山英太郎在郁闷之余,不禁感叹敌军今非昔比了。

  在一个战场上投入上万辆卡车,帝国即便是在当初只是面对国民政府一个对手的时候,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甚至整个中国派遣军,也很难凑出来这么多的卡车。没有这么多的卡车,敌军根本就无法保证在冀中战场如此大的投入。不说别的,单单这么多的坦克所需油料,就将敌军的后勤给压垮了。

  的确大本营也想尽一切办法,给华北方面军调集了大批的坦克。甚至可以说,将整个帝国陆军的大部分装甲实力都调给了华北方面军。但是双方的坦克性能差距实在太大了,战术运用也远不如人家熟练。

  人家的坦克集群,是为了发起进攻准备的。而华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却是为了防御以及反击准备的。这一点在战术上,就可以说是落了下风。再加上双方对坦克战术运用上的差距,才造成了日军自己的坦克部队根本就没有能发挥出,大本营期待他们发挥的作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