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教导队一类速成班培养出来的干部。”

  “我们各级教导队合格的教员奇缺的情况之下,放着这些人不用,实在有些可惜。如果能从被俘的日军军官中选拔一些愿意为我们效力的人员充当各级教导队的教员,与全部由日军原班人马组成的这个假想敌部队作为磨刀石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在短时间之内使我军的素质在短时间之内有一个大的提升。”

  “只是有些担心这些人耍滑头,出工不出力,有意的歪曲教学内容,甚至会鼓动我们各级学员叛变,才没有实施。不过,这些人尽管不能直接作为教官使用,但是编制一些基础教材还是可以的。”

  杨震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想法早在此次战役之前就已经有了。而让他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是部队面临各级教导队军事教员奇缺,大多数只能靠临时抽调的各级军事主官抱佛脚的现状。

  这也是杨震为什么只能集中抓营团级干部教导队和参谋人员教导队。而将其他各级干部的培训放到各自部队进行。因为他实在没有精力,在各级军政主官都不能长期脱离部队的情况之下,兼顾太多。

  虽然这些从部队抽调出临时抱佛脚的教官们,实践经验也算得上丰富,但理论基础却是极为匮乏。很多人甚至就是看地图这种军事指挥员最基本的功课,也是在老黑顶子秘营时才学会的。

  在基层干部的培训之中,大多只会拿着杨震编出来的教材照本宣科,最多再加上自身的实践,也就是各自的土经验。这样教出来的学员,很多都是按照自己教员的经验在带兵,形不成一个统一的风格。但在现实逼迫之下,也只能先暂时维持。

  相对于水平参差不齐,但依赖自身经验也好,照本宣科也好,但总算还能勉强对付的干部教导队来说。本身就是挑选参军的伪满国高学生组成参谋教导队,虽然因为起点相对较高,而水平虽然要好的多,但在教员方面更是严重的匮乏。

  在培养部队目前最缺乏的作战参谋的参谋教导队中,刚一开始教官、教材编成几乎都郭邴勋一个人在干。后来培养出部分人才后,情况才略微好转,虽然依旧面临教员匮乏的局面,但多少可以有人帮上忙了。

  那些先期培养那些数量并不多的参谋,一方面要应付部队中繁重,因为人手不足而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作。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的抽出时间换班去参谋教导队充当教员,为新入队的师弟授课。

  这样两头兼顾,使得本身就人数有限的各级参谋,更加是分身乏术。在部队开始大规模扩编的情况之下,本身就严重缺乏的各级参谋人才,现在已经成为摆在杨震面前首选的难题。

  要知道,原来野战军才三个旅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