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四章 消息走露_重生大唐天下李庆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四百文,仅仅一个下午便涨到了斗米七百文。

  傍晚时分,归去来兮酒肆的大堂里吵翻了天,在这里吃饭的近百名商贾一致破口大骂朝廷即将推出的新钱法。

  “他娘的,想要钱就铸造铜钱去,没银子却要发行银钱,我看他们是想钱想疯了。”

  “秦大郎,你就不懂了,铸造铜钱能有多少,哪里像银钱,一当五十,一当一百,这钱不就滚滚而来了吗?多快捷,你以为人家傻吗?”

  “你这话就不对了,这不就是在发行大钱吗?那还不如直接发行大钱,什么大历重宝,一当五十,岂不更快捷。”

  “说你笨你就笨吧!人家可是要脸皮的人,银钱,懂吗?是银子铸的钱,将来史官写书,某年某月某日,上发行银钱,听清楚了,是银钱,可不是大钱。”

  “老五,别乱说话,当心被官府抓了去。”

  “老子怕个屁,他敢发行银钱,老子就敢骂!”

  “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今上登基不久,应该还不懂这些,估计是佞臣当道,蒙骗上听,才会导致以银钱冒充大钱。”

  “没错!那个叫第五琦的度支郎中,不就一向鼓吹发行大钱吗?一定就是这奸贼怂恿。”

  “奸贼!”

  .......

  酒肆中叫骂一片,坐在窗前有一个约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低头喝着闷酒,脸色铁青,听见众人的叫骂,他几次勃然大怒,最后都硬生生地忍不住了。

  这个中年男子正是众人口中大骂的奸贼第五琦,第五琦是中唐有名的财政大臣,历史上他做了两件事使他名垂于史,一是发行大钱掠夺民财,当然,他只是背了黑锅,发行大钱的真正动机是上面需要筹措军费,其二便是推行榷盐法,这种盐法至今还在使用。

  只是他的榷盐法想得虽好,而实施起来却有点难度,关键是盐场都不在朝廷的绝对控制下,江淮盐场在吴王李璘的手中,巴蜀井盐又在蜀王的控制下,南海一带虽属于朝廷管辖,但荆襄路途又被李瑁阻隔,使他的榷盐法前景虽美妙,却难以实施。

  第五琦的重心自然便转到了发行银钱上,这是他一心推动之事,明天就是就是银钱正式推行的日子,但声势浩大的民间抵制新银钱运动却使他万分沮丧,继而恼恨异常,圣上三番五次严禁泄露此事,但消息还是被泄露了,这究竟是谁干的好事?

  第五琦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听商人们的怒骂,脑海里却飞快地闪着各种念头,这时一条线路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圣上从考虑铸造银钱到讨论、决策,一直到准备正式推行银钱,中间耗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一个半月市面上一直没有任何风声,虽然安西柜坊在三天前关闭,但第五琦认为那是因为银元来源被断绝的缘故,和发行银钱无关,而发行银钱的风声是从昨天突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