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谋杀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向高将王曰乾送交三法司审讯。

  这是个让很多人疑惑的决定,这人一审,事情不就闹大了吗?

  如果你这样想,说明你很单纯,因为就在他吩咐审讯的后一天,王曰乾同志就因不明原因,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监牢里,死因待查。

  什么叫黑?这就叫黑。

  而只要分析当时的局势,揭开几个疑点,你就会发现叶向高的真实动机:

  首先,最大的疑问是:这件事情是不是郑贵妃干的,答案:无所谓。

  自古以来,诅咒这类事数不胜数,说穿了就是想除掉一个人,又没胆跳出来,在家做几个假人,骂骂出出气,是纯粹的阿Q精神。一般也就是老大妈干干(这事到今天还有人干,有多种形式,如“打小人”),而以郑贵妃的智商,正好符合这个档次,说她真干,我倒也信。

  但问题在于,她干没干并不重要,反正铁钉扎在假人上,也扎不死人,真正重要的是,这件事不能查,也不能有真相。

  追查此事,似乎是一个太子向郑贵妃复仇的机会,但事实上,却是不折不扣的陷阱。

  原因很简单,此时朱常洛已经是太子,只要没有什么大事,到时自然接班,而郑贵妃一哭二闹三上吊之类的招数,闹了十几年,早没用了。

  但如若将此事搞大,再惊动皇帝,无论结果如何,对太子只好坏处,没有好处。因为此时太子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等待。

  事实证明,叶向高的判断十分正确,种种迹象表明,告状的王曰乾和诅咒的那帮人关系紧密,此事很可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某些人(不一定是郑贵妃),为了某些目的,想把水搅浑,再混水摸鱼。

  久经考验的叶向高同志识破了圈套,危机成功度过了。

  但太子殿下一生中最残酷的考验即将到来,在两年之后。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日,黄昏。

  太子朱常洛正在慈庆宫中休息,万历二十九年他被封为太子,住到了这里,但他爹人品差,基础设施一应具缺,要啥都不给,连身边的太监都是人家淘汰的,皇帝不待见,大臣自然也不买账,平时谁都不上门,十分冷清。

  但这一天,一个特别的人已经走到他的门前,并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问候他。

  他手持一根木棍,进入了慈庆宫。

  此时,他与太子的距离,只有两道门。

  第一道门无人看守,他迈了过去。

  在第二道门,他遇到了阻碍。

  一般说来,重要国家机关的门口,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岗,就算差一点的,也有几个保安,实在是打死都没人问的,多少还有个老大爷。

  明代也是如此,锦衣卫、东厂之类的自不必说,兵部吏部门前都有士兵看守,然而太子殿下的门口,没有士兵,也没有保安,甚至连老大爷都没有。

  只有两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