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朝廷的封赏_万历二十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懂圣人教诲耶?幸得明君,辅臣以兵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帝之明,故五月出星洲,大破倭国,死伤不下不下…四万。”

  师爷惊愕失色,抬起头看向杨镐,前方传来的消息说是四千啊?怎么突然变成四万了?

  “老爷?这…”

  “四万!”杨镐加重语气,重复了一句,皱起眉头。真是蠢货不识大体。

  师爷急忙低下头继续写着,心中不禁有些惊恐,害怕老爷对自己不满,惊恐之余还有些不屑,冒功还能如此理直气壮,自己的老爷也算是古来第一人了。

  杨镐没理会师爷的小动作,刚刚的思绪被这个蠢货扰乱了,心中不免更加对师爷不满,又回头瞪了师爷一眼。

  杨镐不断踱步,盏茶功夫又开口道:

  “然自损失,其于封疆之计,安危呼吸之机,关系非渺小矣。还望陛下早援。”

  师爷看杨镐不在说话,便问到:“老爷可还有什么没交代的?”

  “行了行了,写完送去驿站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师。你也下去吧。”

  师爷行礼后退几步,转身快步走出房间,走远处后,回头看了看书房的方向,恨恨的啐了一口,“什么东西!就这也能当官?老子六岁启蒙,十七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说道这里师爷又不自觉的摇了摇头。

  “十年寒窗苦读也比不过朝中有人啊!”

  …

  杨镐的奏疏让原本一潭死水的大明朝,掀起滔天巨浪,自明正德以来,明朝对外战争就很少有如此大胜,上一次取得如此大胜,还是嘉靖末年隆庆初年的戚家军抗倭的时候。

  如此巨大的胜利甚至让长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出奇的出现在早朝。

  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身着大明制式朝服的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在远处望去,就是两排的衣冠禽兽(特指明朝官员的朝服上的补子)长年翘班的万历皇帝缓缓进入安坐,长年不上朝,穿着朝服的万历帝有些不舒服,扯了扯自己的衣服,

  鸿胪寺“唱”入班。此时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尖锐的声音响起,极为爱岗敬业的太监每半个月都如此喊那么一回。

  “臣有本要奏。”太监话音刚落,迫不及待的兵部尚书邢阶就急匆匆站了出来。

  兵部尚书邢阶心想:上一任兵部尚书石星还在天牢里啃窝头呢,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自己好不容易才做出如此成绩,万历皇帝还如此给面子,自己可得好好把握,说不定自己就入阁了也说不定呢!

  “朝鲜之战,我军参军杨镐率军大破倭国四万军队,如此大胜,国之大幸,将士如何封赏还请陛下决断!”

  万历帝早就知道此事,早朝不过是走个过程,万历帝也是个奇葩,数十年不上朝,但其帝王心术登峰造极,深受祖父嘉靖的身传,依然能够独掌大权。

  “杨爱卿国之栋梁,当加光禄大夫职,战事结束回京授兵部左侍郎。邢大人举荐有功,加封少傅。赏金百两,绸缎五百匹。”

  首辅赵志皋站了出来,说道:“其余将士封赏,陛下可有封赏?”

  “其余将士就由内阁来拟定吧!”

  …

  一场朝会就在太监的一声退朝中结束了。

  万历帝对杨镐大为满意,杨镐一时间成为简在帝心的红人,推举杨镐的兵部尚书邢阶名望大增,也成为了仅次于阁老的人。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