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两边都难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上并不占有优势,在和北洋军主力的几次对阵战绩都很差。胜败乃兵家常事,而这还不是主要的,财政极度困难是革命军无法克服的障碍。再革命的军队也不能空着肚子打仗,几十万军队都要临时政.府供养着,光一天的军粮消耗就已经巨甚,发军饷买军火都要钱。各省的军队虽然以北伐的名义来云集到南京一带,但是,他们大多数只是伸手向南京政.府索要粮饷,并不听从南京政.府的指挥。

  当一九一一年底,孙中山回国的时候,国内流言他携带了巨款。记者问起,孙.中.山却回答道:“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精神固然宝贵,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革命的军费开支,革命政权的运转等各方面都需要巨额资金,不是靠“革命之精神”可以解决的。

  投向革命党的南方省份都是各自为政。盐税、关税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手中,欧美各国也不愿意借款支持南方的革命,各地把持的海关也拒绝将“关余”转交临时政.府。

  新生的民国财政没有资金来源。南京临时政.府运作有限的经费,都还是由华侨募捐而来。

  如《胡汉民自传》记载,胡汉民当时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在安徽前线告急的时候,无粮无饷,恳求南京临时政.府拨军饷。当时,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大笔一挥,在批示单子写着拨款二十万银元救急。但是,胡汉民拿着批示的单子到财政部要钱的时候,才发现国库只有十枚银元了。

  军队方面,当时南方各个省份起义的军队都是装备落后,没有统一管属,战斗力都低于北洋军。南京临时政.府无论在军事、财政、行政等各方面,都管不了各个省份。各省的新军都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团结和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外国势力对中国也是虎视眈眈,随时找借口对局势加以干涉。

  都知道这打仗首先打得是钱粮,没有钱这仗还怎么打?别说军费,这新政.府的人员总得开薪酬,养家户口吧?就这些钱也没来处呀?仗是打不下去了。

  列强一片谴责声,说南方政.府是破坏合谈的罪魁祸首。答应人家袁世凯当大总统,自己先把位置占上,又主动挑起战端。

  人家袁世凯是叫得很响,但没先动手,你南方这边可是打的第一枪。

  而更大的压力,是来自内部。仗打不下去了,主战派没动静了,轮到主和派发声了。武昌首义掀起的这场革命,一个重要力量是来自立宪派。

  张謇代表的立宪派,他们本就寄希望于袁世凯,也是在南京政。府中和谈的主要支持者。他们代表的是士绅和实业者,最怕的就是动乱和战争。

  谈得好好的,需要统一行动,推举出个大元帅不行吗?非得鼓捣出个大总统,惹事了吧?

  想打仗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