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四日,袁世凯上了个奏折:一方面谎称,他已经和对方反复协商过,伍廷芳“复语悖妄,尚无头续”,能感觉出对方态度特别强硬和失去耐心,欺骗隆裕太后。

  另一方面则称自己病势愈发严重,继续请假,撒手不管,刁难隆裕太后。拉开架式,清帝不退位,他就不再参与决策,让亲贵们自己去争,自己去吵。

  病假一天接一天的续。其实,他躲在幕后,策划一切,一切也尽在他的掌握中。他在等待,等着清廷熬不下去了自己说话。

  等了几天,看还没有明显效果,袁世凯打出自己的杀手锏,指示段祺瑞给清廷发电。

  前些日子,北洋将领还通电全国,支持君主立宪,反对共和。这才没过几天,这些北洋将领怎么又都高喊起共和?不用脑袋想,也能知道这都是袁世凯授意的。

  但如果看名单,人员还是有别的,有人也许说这是袁世凯故意为之,其实未必。

  因为北洋将领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一个观点。比如段祺瑞等人是主张共和的,而冯国璋和张勋等人则是主张君主立宪的,甚至是忠君报国的。

  也有段芝贵之辈,自己好像没什么主张,是唯袁世凯马首是瞻。

  袁世凯是需要发什么样的电报,使用什么样的人,也算是人尽其用。

  不管这些人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有何不同,但现在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忠于袁世凯。

  按着袁世凯的授意。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五十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电文说:“虽祺瑞等公忠自励,死生可保无他,而饷源告匮,兵气动摇,大势所趋,将心不固,一旦决裂,何所恃以为战……势成坐亡。”

  军人的态度,给朝廷,给隆裕太后很大的压力,但是,宗社党给隆裕太后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隆裕太后早就看透了宗社党这些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他们这些人的强烈反对,隆裕太后不能不顾忌。

  再说了,在她的心底,也是不甘心的,只要有一丝希望,也是不愿意俯首就擒的。

  现在,她也需要忠社党来为她自己提供借口。袁世凯步步紧逼,隆裕太后就是不肯就范,仍坚持召开国民会议。

  袁世凯又打出一击重拳。把自己拟定优待清室的草案抛出,声言:“如一定坚持,国民议会决定国体,则优待清室的条件,也必定由国民议会议定,能否照前优隆,臣未敢预决。”

  言外之意,真要是由国民会议决定国体,给清室什么样的优待,给不给优待,就很难说了。明确的告诉隆裕太后,不要错过机会。

  见宗社党过于嚣张,一再干扰清廷退位,袁世凯决定恐吓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有多厉害的家伙。

  于是,又授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