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二章 异样的春耕(二)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培育成熟的占城稻,而是需要这里的,具备着和蜀汉内地的稻种有着明显差异的稻种。

  蜀汉的稻种,口感好,产量低,不耐寒又不耐旱,精贵得很。而在关彝看来,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伺候这样的稻种那纯属矫情。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口感无所谓,产量高就好,要是还耐旱就更好——至于耐寒,这个就不奢望了。那是以后在北海道去找到新的抗寒稻种后才能实现的事情。

  而中南半岛的原始稻种,很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所以这一次,王颀成功了。

  时间来到西元268年的2月,回到永昌郡不韦县的王颀开始用新的稻种培育秧苗。到了这一年的三月,秧苗已经全部长成,他就开始试着插秧了。

  “土地都丈量好了吧?”

  “回王从事的话,都再三测量过了。全部都是难得的平整土地,一共是四亩。土质也全都是一样的。”

  “善,那就开始吧。”王颀说完这句话,就开始脱外套、挽裤脚。

  听到消息赶来看热闹的马义这下子坐不住了:“孔硕兄,您真的要下田插秧?”

  “理当如此嘛,我等既然已经是复兴社的股东,当然要学习孙定烈,只要是自己分管的这一块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躬行前些日子不也是亲自下矿井挖矿么?”

  “这不一样的,马义毕竟不到三十岁嘛。”

  “呵呵,躬行是欺负我老?要不这样,咱们都下田去,看看谁插得好?”

  “呃,好吧。左右,快来帮我卸甲。”

  现在永昌郡官职最大的两位都做出下田插秧的架势了,剩下的什么永昌太守、不韦县长啥的该怎么做,还要教吗?

  一群官员嘻嘻哈哈的提起裤脚下了田,不少人刚一下田干脆就栽倒在田里起不来了,看得王颀一阵火大:“去去去,都滚上田垄去。不要来给本官添乱。”

  然后他转过头,看到在水田里站的稳稳的马义,总算是眉头舒展了一些:“躬行,开始吧。”

  “善!”

  然后两个人就真的像一个老农一般在水田里开始插秧了。

  “孔硕兄,这四亩地你是如何安排的?”

  “嗯,两亩新稻种,一亩成都平原的籼稻,一亩南中的糯稻。成都稻和南中稻我都是精挑细选的产量最高的稻种。成都稻这边,巅峰产值是一季每亩六石,南中稻是四石半。”

  “兄长去交趾那边找到稻种的时候是七月份吧?有没有就地计算一下新稻种的亩产?”

  “嘿!怎么可能。那个地方的土著凶残得紧,看到我们拨弄他们的稻田,个个拿着木耙、镰刀啥的就杀过来了。我们这边言语又不通,根本无法解释。所以抢割了大约两三分地的水稻就上船撤了。不过后来在船上我们估算了一下,新稻种一分地的产量大约是七升到八升的样子。”

  “嘶,这么说,亩产八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