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二章 测试场_重生之科技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缮,筑起了一道堤坝,以防江水倒灌。谷内的土地经过了重新平整,修建起一片片厂房和宿舍。

  谷底的封闭环境,是建造保密工厂的最佳地点。军方调来抽水机,将湖水排出抽干,挖来泥土填平。在谷底平原上,建起工厂。

  而谷口,则成为随军家属地宿舍,以及相关的学校、邮局、医院、电影院等生活附属小区。

  为了运输物资,军方还特意调拨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柏油路。沿路驻有道班,负责察看沿途道路情况,及时进行道路修缮维护,保证物资进出畅通。

  这条五米来宽的蜿蜒小路,就成为保密工厂,与山外保持联系的唯一通道。

  在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最为紧张地年月里,这里曾经有一万多名员工,每天每夜,为国防工业努力工作。随军家属,达到了五六万人,俨然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小城。

  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逐渐缓和,这里也渐渐由热火朝天转变为冷清。

  上面的生产计划每年每月都在减少,向山内运送的生产资料,也因为成本高昂,而不断削减。

  山内保密工厂,常常是开工一天,就完成了一个月地生产任务。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一些有门路的,开始离开大山,到省城或附近的军分区、军工企业投亲靠友,另谋出路。

  在全国军工不景气那几年,工厂里的年轻技术骨干,差不多都走光了。家属区的孩子们,也离开大山到外面去读书,随后一去不复返。

  那些没有多少技术的普通工人,也相约结伴,离开了大山,到广东沿海一带,打工维生。

  曾经热闹繁华的军工企业,就此变得门可罗雀。电影院的大门常年关闭,文化站铁将军把门,学校的教学楼木地板因为缺少人气,而变得腐朽不堪。

  诺大的家属区,只能在阳光充足的日子,看到几个老人,搬着一把绣椅,在空地上晒太阳。

  再过几年,最后的一位老人,也被在省城安家的儿女接去同住。工厂里的设备,上面派人来看了一次,大多数设备都已经老化锈蚀,失去了翻新的价值。一些还可以利用的设备,则被装车运走。

  工厂里面,只剩下一些锈迹斑斑的粗笨机床,还有满地厚厚的尘埃。

  没有人去打扫清理,杂草不屈不挠地从地下钻出来,占据了整个盆地。

  这里,再次成为鸟雀的天下。

  九十年代中期,习惯了在盆地安家落户的鸟雀们,忽然被来自外面的喧嚣所惊扰,纷纷振翅高飞,盘旋往复。

  它们看见,已经被废弃的柏油路上,再次出现了筑路大军忙碌的身影。

  和上一次不同,这次来的。还有大量的大型工程机械,轰隆地机器轰鸣中,已经坍塌了一半的道路被重新修缮。拓基、垫石,狭窄的道路被拓宽到十米,并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