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课(下)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往前推,食材又是从哪来的呢?”

  李治还是摇摇头,李诚道:“食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素食材,一种是肉类。素食材,比如我们吃的包子的外面的一层面,之前叫做面粉,面粉是用麦子磨出来的。还有就是我们喝的米粥,那是粟米熬制而成,粟米则是由粟研磨去壳后得到。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两种食材。今天下午,我们出城去,看看粟米和小麦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你自己去解决,不懂就问农庄里的庄户。千万不要以为你身份高贵,就看不起那些百姓。要知道,陛下乃至整个天下所有的达官贵人,都是由这些普通的百姓在供养。这些百姓呢,体现在文字上,就是民。”

  溜达一圈,又布置了一个作业,李诚带着李治,轻车简从,出城之后奔着农庄而来。这一路上,李治非常的兴奋,一直趴在车窗上朝外看,不断的问这问那,李诚一一回答。不管李治理解不理解,先把答案告诉他。

  走到一块地边上时,李诚吩咐停车,让李治下车,走到地里,指着地面上残留的秸秆:“晋王,这就是一片小麦地,秋收已经结束了,我们看见的是残留的秸秆。”

  “师傅,我好像明白了一个事情,麦子是地里长出来的。”李治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李诚点点头:“说的没错,麦子确实是在地里长出来的。”

  上车继续前行,经过一片粟米地,李诚又重复了一遍,这一次李治知道,粟米是从哪来的了。将至农庄的时候,李诚对李治道:“现在是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我们看见的都是收割后的田地。明年春天,我再带你来看看,百姓是怎么春耕的。”

  “师傅,小麦和粟米,都是农夫春天种在地里,然后秋天收获么?”李治真是聪明,从没接触的过的事情,一点就透。李诚点点头:“说的没错,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获果实。但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从种子种下去,就要担心它会不会发芽,发芽之后,还要浇灌除草施肥,从小苗到最后的收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任何的灾难,都可能导致秋天颗粒无收。大唐以耕战立国,其中耕的根本,指的就是民。没有他们的辛苦劳作,国家收不上税赋不说,百姓没有粮食吃,就会早饭。”

  “为什么没粮食吃就会造反呢?”李治提出了一个敏锐的问题,李诚就等着他这句话呢,一脸正色道:“记住了,民以食为天,如果一天没吃的,你会怎样,如果你两天、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你都没吃的,你会怎么办?”

  “找父皇啊!”李治给出的孩子的答案,李诚笑了笑:“那么如果父皇也没有粮食给你吃呢?”李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李诚见状很严肃的告诉他:“人都是有父母的,你要吃食物,父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