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后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军对圆,武将单挑,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赌博,博的是双方将领的武艺,赌的是全军的军心士气。

  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武器装备和实力相差不多的战争双方若是一上来便指挥着士兵厮杀,便是己方生了,也难免损失惨重,这就是所谓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在这个医学水平尤其是外科手术水平尚极低的时代,受伤在很多时候便意味着死亡。

  一个极小的伤口若是处理不善,便容易引起感染,而感染,在这个没有青霉素的时代,便基本意味着截肢或者死亡。当然,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在战场上,截肢基本上便很难活下来了。

  如今极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此时最珍贵的生产资料便是人本身。因为牛饿了不想耕田,你便是抽它两鞭子,它也不起来。而人则不同,尤其是中国老百姓,任劳任怨,勤劳智慧,同时却也温顺得像绵羊一般,可能某个极有权威的人狠狠地瞪一眼便会让许多小民老百姓顺从他的意志。因此,在这个时代,人的价值,较之牲畜要高得多。

  所以尽量减少己方的人员伤亡,便成为战争双方共同的诉求。而对于社会组织结构极为落后的游牧民族来说,他们战争的目的除了金银等财物,最重要的便是掠夺人口。这些被掠夺的人口会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参战的各部,然后作为奴隶承担起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到了东汉末年,因为连年的大旱和战乱,使得中原地区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便愈发凸显出来。

  另外,军心士气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愈发凸显出来。在直面冲杀而来的敌军的冷兵器作战中,军心士气严重影响着士兵的作战效率。

  若是军心士气高昂,士兵的作战效率便极高,最极端的例子,可能便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的情况。秦国施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使得士兵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激发了高昂的士气。

  所谓“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换句话说,就是秦人脱去铠甲、光着膀子奔向敌军,左手拿着人头,右边的咯吱窝里还挟持着俘虏。骁勇善战的秦军,光着膀子乘凉的功夫就把敌军给了结了。

  因此,在注重减少士兵损伤,并且军心士气对战争胜负影响极大的时代,武将单挑便逐渐衍生出来了。

  所谓将是兵的胆,这句话在武将单挑的时代往往会被最直观地表现出来。一旦己方的将领在单挑中获胜,那么己方定然是士气大振,趁势掩杀便会成为下一步的必然策略。因为在任何战争形式中,追杀心胆俱寒,毫无斗志的溃军从来都是伤亡最小,收益最大的战斗。

  因此,郭斌每次作战都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己方军队,尽量避免己方的伤亡。即便是人数不多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