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一章 塞外之战(九)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时代,马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军事活动中,训练有素的战马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理解马的习性在这个时代便极为重要。郭斌曾经吩咐张世平,在塞外三城中成立一个马匹研究实验室,专责研究马儿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如今便算是用上了。

  马的嗅觉与听觉极为灵敏,它的鼻子是信息感知能力非常强的器官,它认识外界事物主要靠的就是嗅觉,所谓老马识途,很大程度上便是靠着马儿对嗅觉熟悉的事物容易接收的优势;而灵敏的听觉虽然使得马儿能够在吃食或是休息时及早地听到异样的声音,以躲过凶猛肉食性动物的进攻,却也使得它们对于过高的声响极为敏感,这是一种极痛苦的逆境刺激,可以使马儿受惊。

  除此之外,马的视觉系统是信息感知能力很差的器官。它的视觉系统与青蛙相似,对于静态的物体,其视觉感受远不如动态物体,这使得它可以看到猛窜出来的野兔,却注意不到潜伏在脚下的毒蛇。这种能力,使得它能够及时察觉四周的风吹草动,以避免大型食肉动物的捕杀,同时也是其受惊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草原上的骑马民族自小便于马背上长大,对于马的习性自然是知之甚稔。因此,在对马匹的调教过程中,不需要对它“大吼大叫”,对于训练有素的战马,只要有轻微的口令它就会服从。不过要求更高的军马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调教,而且要经常复习强化。另外,对于许多过于敏感的军马,为了减少音响对它的刺激,许多时候还要给它配戴耳罩,以减少惊马的几率。

  鲜卑人便是依靠战马方得以称霸草原,其对于马儿习性的熟知和训练自然是极到位的。而和连手下的这一万骑兵,乃是鲜卑人中千挑万选,最有战斗力和纪律性的,其对战马的调教工作更是远非寻常鲜卑人能及。

  然而,鲜卑人南下牧马,通常是要一人三骑的,其中有两匹是用来驮运物资和骑乘的驽马,剩下的一匹方是真正的训练有素的精良战马。况且,对于这些极精良的战马,郭斌也早已有了相应的策略。

  不错,这一次的战斗,郭斌的目标并不是鲜卑骑兵,而是马匹。一人三骑自然使得战马可以在不作战时空跑,从而节约马力,一旦在行军途中遇敌,他们便可迅速换乘战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战斗状态。

  而在升龙谷中如此狭小的环境之中,马儿的数量却占到了人的三倍,而且多数还是训练并不甚佳的驽马。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引起马儿的骚乱,那可就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了。

  可以试想一下,若在骏马群中放上一挂鞭炮,会是一场如何壮观的奇景?

  鞭炮的响声会刺激马儿的听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