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章 乱世终至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刘虞官位虽高,为人却谦逊俭朴,成为下属军民的榜样,不久后就升为宗正。

  宗正一职的设置最初是在秦朝,延续至于东晋,凡是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都由他掌管。后来西汉沿置,为九卿之一。汉平帝元始四年,改名宗伯。新莽时并入秩宗。东汉时复称宗正。关于宗正一职更加具体的职务,则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可见,宗正一职确是极为显贵的职位。

  此时,朝廷将刘虞任命为幽州牧,主持剿灭张举、张纯的事情,一则显示了天子对刘虞的信任,二则与刘虞任职幽州刺史期间在幽州所立下的崇高威望有关。从这个任命也可看出,朝廷在加强地方政府实力一事上,已经基本妥协了。

  刺史改为州牧,地方政权得到加强,既是剿灭遍布天下的盗匪的现实需求,也是地方豪族大户暗中推动的结果。这个事情在朝中已经酝酿了多年,是从郭斌以颍川郡守任破鲜卑中郎将,并将越骑营下两千人的编制变成其私人护卫为开端的。到如今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太常刘焉向天子上书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朝廷同意了刘焉的奏请,至此,废史立牧最终确定。

  “黄巾起义虽然没有直接覆灭腐朽的东汉王朝,却给予其巨大的打击,使其名存实亡,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当初学习历史的时候,对于教科书上这一句评价黄巾之乱的话,郭斌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如今身处其中方才真正理解得透彻了。黄巾之乱虽然失败了,却给予原有的腐朽统治秩序以沉重的打击,各地缺衣少食的贫苦农民被山贼盗匪裹挟,使得原本脆弱的中央财政终于不堪重负,原本看似强大的中央政府因为无法承担巨额军费而不得不逐渐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最终走上了废史立牧的道路。

  废史立牧一旦确定为国策,便标志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彻底形成已呈不可遏制之势,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的掌控力度进一步减弱,东汉王朝真正名存实亡。

  从郭斌重生东汉末年以来,便深知历史的走向,他不知道这东汉末年的历史会不会因为自己这个小小的蝴蝶翅膀的扇动而发生改变。可是,他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倒也明白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东汉政府的覆灭真的是如浩浩江水一般滚滚向前,任何想要挡在它面前的势力或个人都只有被碾压地粉身碎骨的份儿。

  曾经,他也想要竭力扭转历史的走向,努力加强中央集权,以抵抗地方政权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因此,当第一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