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男儿当自强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旧城门,便能听到仿佛金石撞击般琅琅的读书声,行不百米,便是新建的学堂,亦是阳翟县官学。

  流民中五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孩子都被要求进入学堂学习,这亦是当初为他们发放粮食的条件之一。其实哪里算是条件了,在流民们看来,郭县令不仅管他们吃穿,还要给他们造房子,给他们找活计做,已经是再生父母了。如今又将孩子招进学堂,学认字,学算账,那几年后就是人上人了,这亦是一家人最大的希望。

  要说往年,哪个不想将孩子送进学堂读书?只是有现实的困难而已。若是附近有学堂,想要送孩子上学便只需要奉上不多的束脩即可。只是孩子上学得有书本吧?好吧,找竹片做成书简同样可以抄书,这笔费用可以省去。可是得买笔吧?得买墨吧?这就是一笔大开销。

  第二个难度,亦是经济上的困难。孩子要去读书,就没法给地主家放牛放羊,有的家里孩子多的,吃饭都不够,谁还有闲心让娃娃去读书?

  可谁也没想到,阳翟出了个郭潜阳,不但免费让娃娃读书,还每天管三顿饭吃。非但如此,还让娃娃每天喝一杯羊奶,说是有营养,人喝了能长高。郭县令说的能有不对的?于是人人都嘱咐家里的孩子,喝完一定要接杯水涮一下接着喝,一点都不能浪费了。

  因此,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干劲十足,不复做流民时的死气沉沉。因为有希望,生活也便有了奔头。

  来到学堂附近,竟再也听不到一声劳动号子,只读书声从安静的学堂中欢快地流淌而出。

  刘辨奇道:“为何此处竟无一声杂音?”

  郭斌道:“只因靠近学堂,工作的人便都放轻了脚步声。”

  学堂是砖瓦结构,材料都是产自伏龙山庄,瓦片已经是后世瓦片的样子了,一块瓦片能抵得上目下流行的三块。这样非但节省材料,而且省工省力,深得一干建筑人员的喜爱。非但如此,砖瓦结构的房屋可以有效抵御攻城战时城外射进来的火箭,使房屋防火的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看着红砖红瓦的学堂,听着里面正在学习拼音的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郭斌便仿佛回到了前世,让他精神一阵恍惚。

  郭斌示意一干护卫留在门口,便带着众人往里走去。

  来到一个教室门口,上面讲课的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正给入门的学生们教授拼音。有板有眼,似模似样。

  见到郭斌前来,那教师神情激动,飞奔出了教室,一声:“庄主”脱口而出。

  这个教师正是马钧,十三岁的小马钧比半年前长高了不少,人也壮实了。

  虽是几个月未见,郭斌还是马上就认出了这个“得意门生”。马钧对数学和物理学很有兴趣,当初便发明了几个小玩意儿,为庄中的生产和建设出了不少力气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