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蛛丝马迹_关山吴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亦匪亦民,他们平时中规中矩,有田有产,瑶赋税收一样不少,只是偶尔干一票大的,对事主俱不留活口,事后极难查寻。

  不过这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不可能一个一个村庄的排查,就算官府,也不敢如此兴师动众的搜索。

  因此,光凭这些,似乎依然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楚天舒觉得,要想有所突破,还得从银两上下功夫,他把自己放到匪首的位置去考虑,作为匪首,得手后,先将银两隐匿起来最为保险,等到风声过了再论功行赏。

  但若站在匪众的角度,这也不是绝对的。按沈锐的推测,匪徒们有伤亡,作为匪首,安慰抚恤一下是应该的,拿什么安慰抚恤,当然是银子了。

  假设某个村庄是匪窝,一般是本村的里长或是德高望重之人,他们与一般明面上的土匪是有区别的。

  明面上的土匪,专一打劫,不事生产,组织结构明显,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不等,内部有规矩约束,等级森严。

  村匪来说,一般是松散的结构,平时务农,妻儿老小齐全,只是日子不好过时,由领头的组织青壮干他一票,完事后分赃,之后该种田种田,隐蔽性极强。

  不过这种松散的结构也是有隐患的,虽然外面的人不知道他们也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但本村里大部分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一个不慎,有人心怀怨念去官府告发,有全村覆灭的危险。

  所以,能在这样的村庄当上领导人,除了智商跟武功,人缘、威望、手段和公正缺一不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伤亡的家庭可能优先发放部分赃银,以示公正,毕竟人家丢了命,不表示一下说不过去。

  不过就算以抚恤金的方式下发银两,匪首也会严令村民们不要大手大脚的花。

  如果村民听话的话,只是购买生活必须品,引起他人的怀疑几率还是极小。

  思来想去,在没有别的显著线索的情况下,楚天舒还是觉得先从银子这方面入手比较稳妥,他赌的是人心跟现实,但凡有活路,没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劫匪,他们每次作案出生入死,你让他拿着银两三五日不花可以,但十天半月的花不出去,不符合一夜暴富者的行为。

  楚天舒这密探当的不怎么样,生意做的却极好,在寿张开有客栈、酒楼、赌场、粮店,他的几个心腹都分散其中,这些都是消费场所,如果是本地人,一夜暴富后来这里消费必瞒不住他们的耳目。

  楚天舒找来几个手下吩咐一番,同时派人到梁山镇秘密调查,这梁山镇就是宋朝赫赫有名的水泊梁山,是整个寿张县除了县城之外最繁华的集镇,同时离案发现场最近。

  梁山镇周边自古以来民风彪悍,民众亦匪亦民的前科较多,治安不靖,所以官府在这里设有巡检司。

  本来楚天舒把希望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