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6章 你要做蒙古大汗 求月票_奸雄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不是海都汗或陈德兴这样的高手。

  “汗王,你我都是三岁开始练弓箭的,都有二三十年的功力。”陈德兴笑着摇头,将滑膛枪扔给了身边的宝音。又从她手中取过了另外一支装好了弹药的滑膛枪。“但是打枪,吾只练了不到二十余日。拢共就打了百余弹而已。”

  说话的时候,又有一只慌不择路的兔子飞奔过来,陈德兴忙举起滑膛枪,勾动扳机,砰的又是一声枪响,这只兔子不大走运。应声而倒了。

  这回轮到陈德兴得意大笑起来了,“汗王,如何?朕练枪二十余日,便能和练弓箭三十余年的你一比高下了!”

  海都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他也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几个军事家之一。如何不明白陈德兴话中的深意——弓马的时代将要结束了。一个自幼骑马射箭的蒙古勇士,上了战场未必能抵得上一个练了几个月滑膛枪的汉人农夫!

  他干笑两声,“这火绳枪虽好,价钱却不便宜,H药也昂贵的很,哪里比得上弓箭价廉?”

  陈德兴将火枪交给宝音,又接过另外一支装好了铅弹的滑膛枪,笑了笑道:“火枪可不贵,材料就是几斤熟铁,几斤木头,费的是人工……人工其实也不贵,一支火枪能用几工人工?一工人工又能花几个钱?这火枪若是做熟了,再大量生产的话,最多就是十几贯钱一支罢了。稍微好一点的弓就不止这个数了,除非你找根木头削个弓形凑合着用,那倒是便宜。”

  大量生产,大量贩卖……这个已经有了点工业化的意思!陈德兴早在扬州城当砲军都统制的时候,就引入了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这两个概念。后来在海东、明都开办的兵器工场里面依旧坚持这个思路。再后来兵器局改革,只保留了H药、钢铁和造炮这三个核心部门,其余各个作坊的工匠都放出去自己创业。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也就将“标准化”和“流水线”的概念扩散出去了。

  因此这些年,在明都府崛起了不少使用“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的工场。孟德开办的孟记火枪行,同样也是如此。而且各种水力、畜力带动的简单机械也被大量采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以明军使用的各种武器的价格,这几年以来,也在不断下降。以钢甲为例,一副30斤重的步兵钢甲的售价,已经从一开始的1500贯跌倒了现在的250贯(明都府出厂价)左右!夹钢大横刀的价格,也从最早的数百贯,跌到了如今的几十贯。长枪的价格,更是下降到了十几贯。

  大量的兵器作坊,也在这轮价格下跌和需求扩张并存的产业浪潮中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作坊的规模扩张,成了工场;一部分作坊则倒闭关门,作坊主沦为了工场的雇工——无产阶级已经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