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零六节 那个什么虚的公子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人办不到,韩家却能办到的事。

  刘淮问:“什么事只有韩家能办?”

  刘仙伦指着海说道:“那边有和泉州很相似,但有区别的麻。我在一个小商人处见到麻,上上等好麻。而且听闻那里在背阴处生长,并非有人种植的。若是有办法以十万担计收麻呢?”

  “麻,可以变成布。”

  刘仙伦说道:“严州,钱家织坊在严州的织坊,十万担麻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严州韩家的织坊一架大轮水车一夜可以纺五担麻,严州大轮水车至少二百架。一夜就是千担麻,一个月就是三万担。”

  刘淮有些不理解:“先生,我们来这里是为了盐。”

  刘仙伦解释道:“盐,不急。有麻就可以变成布,布可以变成钱,也可以再运回来卖给当地人。怀柔、礼教才是上上策,大隋那种强军攻杀没用,你能在流求驻军多少?大隋可是数万人,最终还是全部撤离,所以怀柔、礼教才是上策。”

  刘淮问:“盐呢?”

  “过海去,先打着收麻的旗号。然后立府,自汉末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过海在流求定居,保护他们,收容他们。接下来紧接熟番,然后是半熟番,生番再缓缓图之。更何况,眼下你图谋的只是流求西南,并非是全岛。”

  “先生高见。”

  刘仙伦很严肃的点了点头:“接下来休整两日,先从去过流求的小商人与这里原宋民处收集点有用的消息,再过海,不可急于求成,小将军要的是大成,而不是只来探路吧。”

  刘淮拱手一礼:“是,一切听先生吩咐。”

  刘仙伦转过头来:“少将军,可曾听说过韩家绛哥儿初到钱家,钱家初考有四问?”

  “听说考了秘阁六论。”

  “在这之前,有四问,其中一问题目是这样的。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刘仙伦没解释这句的意思,刘淮也是名门之外,写不同策论也能完整的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这句的意思是:强行移民,百姓故土难离,要顺民心,而不要逆民意。

  刘仙伦继续说道:“韩家绛哥儿的回答很巧妙,反问,临安城几十万户是那里来的,给他一港之地,泉州也会有无数人愿意迁移过来。而此时……”刘仙伦没说下去,只是看着刘淮。

  刘淮长身一礼:“淮受教。”

  刘淮明白了,若有足够的吸引力,无论是移民也罢,或是野人被教化也罢,匪人从良也罢,流求西南这块地方会成为一个新的城镇,会有许多人定居。

  自已的季父刘锐要的不就是这个嘛。

  若有朝一日,朝廷实在容不下他们刘家。或甘愿放弃一切被软禁余生,或还有一方天地。

  父亲刘琦之死是刘淮心中的一根刺。

  若战死也就罢了。

  病故也算为国尽忠。

  在那污秽遍地的破落小院被活活气死,这口气换成谁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