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四节 更会编故事的人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过的口才是极出色的,把韩绛编的故事讲的让人不相信都难。

  李喜儿依极贵宾之礼招待刘过。

  除了他有心挣钱之外,他还想非常认真的请教一下,韩家凭什么能在宫中那么稳,而且在宋国朝堂上有那么大的话语权。

  最最厉害的就是,历经六代而不衰。

  他可不想自已李家一但因为妹子失宠就败落,他也想建立一个几代人都能把持朝堂的家族。

  刘过有一句话深深的打动了他。

  就是那句:给卖命的人一个买命钱。

  那么,李喜儿深信,韩家能在宋国历六代而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钱,他也打听过,韩家富可敌国,但却不知道韩家的钱是从那里来的。

  现在他有一点门了。

  垄断某一项生意,一年几百万贯的纯利。就算大度一些,分给办事的人一半,自已也能落下一百万贯,这都可以比得上宋国给金国的岁币了。

  对了,若能谈的好,李喜儿想到了。自已要加一条,每年至少给他五十万贯的宋钱。

  别人没办法,韩家却能。

  李喜儿亲自送刘过去别院休息,然后立即吩咐人去请胥持国来,又派人叫自已的弟弟李铁哥一起过来,这种事情是需要好好商量一下的。

  刘过坐在豪华的别院内,却是丝毫也没有半点放松自已。

  相比这华丽无比的地方,他更喜欢自已的陋室。

  刘过开始反思,这几天自已的所作所为,以及说过的每一句话。

  是不是目的准确,是不是与目标没有偏差。

  那么,还差点什么呢?

  猛然间,刘过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已忘记了,韩绛的养父是韩侂胄。

  不,不能说自已忘记了这个事情,而是自已忘记了韩侂胄的为人。

  刘过明白自已有什么地方作的不够了。

  那就是,少了一份贪婪,少了一份霸道。

  刘过想到的,正是胥持国在怀疑的。

  胥持国对李喜儿说道:“眼下有一个地方让人生疑,武清的盐先不管是谁贩运过去的。以韩家的势力,只要杀掉宋国一边贩盐的人,那么一样可以成为新的盐商,有必要花这么大精力,拿如此一份重宝前来?”

  李喜儿问:“你的意思是,有诈?”

  胥持国点了点头:“或有诈,或是还有条件没有提出来。”

  “这样吧,我们一起见见这位说客。”

  “好。”李喜儿自然不会拒绝。

  刘过正盘膝坐在别院的小厅内,面前摆着一张琴。

  好琴。

  刘过羡慕,但他买不起这样的琴。

  试了试琴弦听到声音后,刘过微微摇了摇头,琴是好琴,可惜琴主人不会保养,琴体有了细微的开裂,若再不赶紧请优秀的琴匠修复,这琴怕就没救了。

  可惜。

  刘过点了一炉香,弹了一段高山流水。

  作为名士,琴棋书画虽然不是刘过所追求的,却也是有一定造诣的。

  “好一曲高山流水。”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