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七七节 路上的一点巧遇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同卿表示的很平淡。

  换个人,可能会说些谦虚的话,比如这事农户们很辛苦,钱家的农学博士们也很辛苦等等。

  韩同卿不会,只是拱拱手。

  作坏事的时候别人骂,他不解释。

  作好事的时候别人赞,他不解释。

  回去的路上韩绛对韩同卿说道:“兄别心里不舒服,这稻田增产之法虽然说是献给了户部,可名声咱家还是落下了。再说了,这只是最初步的,还有更高明的法子。”

  韩同卿哈哈一笑:“我心里那会不舒服,你当我真有本事下田干活,就是躲在牛头岭庄子图个清净,赵汝愚不希望见到韩家主事的男人在临安,那我就不回来。这些天,你说的叫花鸡我试了,用荷叶包着更好。”

  “那,牛头岭庄子里我叫人养的鸡?”

  “吃完了。”

  我去!

  韩同卿还特别表扬了韩绛一句:“话说,你从那里弄来的鸡,比起临安府的好吃。”

  “那是从汀州一个镇子搞到的,还是畲人帮我找到的。来自河田镇,所以就叫河田鸡,天下最好吃的四种鸡之一。这是一个吃货的本能,这才几个月,都是半大的小鸡,没了。”

  “挺好吃。”韩同卿乐呵呵的回了一句。

  陆游看着两人说话没插嘴,韩同卿手上的血泡还在,肯定是下田亲自干活了。

  否则手上不会磨出手泡的。

  韩同卿不想讲自已的辛苦,陆游也不会揭穿这事。

  事实上,韩同卿确实是把韩绛搞来的鸡苗吃了九成,至少还给留了种没吃绝种。他也亲自下田干活,这是一种态度,严州每个庄子都派人过来学习,韩同卿都亲自下田,其余的人那个怕怠慢,都认真的学习这种稻田养鱼的法子。

  韩同卿这么作往小了说是为了韩、吴两家。

  严州有他们的根,粮食产量全靠这里。

  往大了说,这真是惠及天下的事,只要有稻田的地方这技术就有价值。

  韩绛又说道:“正好兄回来了,咱们一起去钱府,商量一下俟哥儿到谭州赴任的事。”

  韩同卿呵呵一笑:“俟哥儿没得罪你吧,你叫他去那么麻烦的地方。”

  韩绛自信满满:“我一个人去谭州,翻手之间谭州的事情就解决了。俟哥儿一个人去不行,钱家祖父一个人去也不行,可他们两个人去,肯定比我去效果好十倍。”

  “行,和你一起去钱家,把这事议一议。要不,就现在,直接去。”

  韩同卿不会在天下人面前表功,却会在钱家展示自已的辛苦。

  天下人怎么说韩家,韩同卿不在乎。

  可钱家不同。

  正如钱同卿曾经说过,韩绛娶了钱家嫡女,他就要去祠堂上香,感谢祖宗保佑。

  在去往钱府的半道上,在一处路口有车架差一点与韩家的车队撞在一起。

  韩家人仆从在前面去查看。

  陆游挑起车帘看了一眼后说道:“韩家变化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