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八七节 不念檄文直接开打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李洱提及枢密院使的事情。

  谢深甫想了想之后说道:“听说枢密院要改制,枢密院不再管军务,只负责安全事宜,兵部才是主管军事的衙门了。洪迈那边还是会出仕枢密院使,绛哥儿私下给了洪迈十万贯,说要买他一册书。”

  “什么书?”李洱来了兴趣。

  韩绛会买的书,肯定是好书。

  谢深甫回答:“三十多年前,洪迈就开始写的,《容斋随笔》之前花了十八年写随笔,后来又写了续笔用了十三年,写三笔用了五年,去年完成了四笔。今年绛哥儿要买他这本书,前几天他开始写序了。”

  “十万贯,有点贵。”李洱虽然也想要一本,但十万贯实在太贵。

  谢深甫笑了:“十万贯是绛哥儿资助刊印的钱,到时候一册几贯钱肯定能够用。”

  “那好,那好。”

  李洱咧着嘴笑了。

  两天后,谢深甫得到消息,王蔺换上布衣,报名参加了南海诸郡书院先生的征召,只带了老仆一人,南下去当教书先生了。

  王蔺离开的当天,谢深甫又走到码头外的那个小山坡上。

  相交一生的友人。

  谢深甫懂王蔺这个选择,人总要留下点什么。无论是为自已,还是为了子孙后代。

  再说韩绛这边。

  韩绛也有点意外。

  自已在耽罗岛上渡了几天假,原先只希望来南海水师的主力能过来一半,结果……

  海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船。

  船多到什么程度,耽罗岛上几乎大的取水点都被严管,有小船在不断的运淡水给各船队,运兵船有少半下岛帮助取水,大半都停在海上,岛上的码头太小,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下船。

  见过海面上的篝火晚会吗?

  把高丽国的旧船拉过来,直接就在海上点了,两尺长不知道什么鱼挂了一围。

  士兵们充满着狂热与兴奋。

  就这。

  不,远远不止。

  陆续的,不断的有船过来,大型的两万担级运输船,开始一艘又一艘的往这边汇聚。

  “出兵吧。”韩绛认为够了。

  聚集的兵力,水师已经超过大小一千条战船,其中新式战船三百,新战船二百,大宋原水师的战船五百多。

  运输船无数。

  运兵船,数不清。

  急急赶来的将军们来了上百人。

  出兵。

  几天后,平安京海湾。

  有军中司马上前请示:“主上,是否先派人去念檄文?”

  没等韩绛回答,一只手就把军中司马揪到一旁,曹佑轩。

  渤海大海战他没赶上,这一次他不想落后于人。

  曹佑轩对韩绛说道:“檄文是念给天下人听的,这里念不念不重要,打吧。”

  韩绛看着这片他曾经旅游时来的海岸,轻声说道:“这里我来过,需要先复杂的通关手续,还要检查你携带的物品,打开箱子检查。离开的时候也一样,也要打开箱子检查,当时翻坏了我一本书,我挺心疼的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