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〇章 山东战事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二〇章山东战事

  赵天一各部队师级单位中,炮兵按照正常编制有一个师属炮兵团二十四门大口径火炮,火炮口径最小在一〇五毫米以上;各师为了统一火炮口径,方便后勤运输一般都会在口径*炮里面选择其中一个。这次的山东会战,为了对付日军的小型军舰,赵天一又特意安排了两个炮兵团进来;全部部署在龙口方向,作为打击日军运输舰队的突然手段。

  前文已经有过交代,目前赵天一部队火炮基本上以法国施耐德火炮为主,加以少量的德国克虏伯火炮;主要考虑到施耐德火炮的高射速和高射程,这一点,德国的克虏伯在这个时期还是赶不上的。相同的重量,它的射程是最远的,相同的射程,它的重量是最轻的;以这款施耐德毫米*炮来说,战斗状态23吨,射程达到了十二公里。提前两年被生产出的*炮,重量只有33吨,射程也达到了十一点三公里。所有这些火炮除了最开始的十余门是购买之法国之外,其它后续产品都是包头火炮厂自己生产的;这多亏了赵天一的金手指功夫和郑好的知识头脑,两者结合就产生了效率和高成果。想想也是噢!有了合格的金属合金材料,坦克都可以设计制造出来,不要说火炮了。欧洲战争爆发后,正在克虏伯公司考察的郑好立即启程回国,连同在该公司学习的十六名技术工人;这是赵天一通过向克虏伯提供一种新式火炮设计图纸换来的结果,这种火炮就是二战闻名的德国88毫米高射炮。

  重新回到战场。早在整个山东剿匪完成的五月底,赵天一就命令马跃安排参谋部人员到黄县龙口码头进行实地的考察测量,特别是龙口渔港码头对海海域海水深水区域的测量,并绘制相关水域的作战地图,为的就算给炮兵进行火力覆盖打击标明区域地点。

  龙口原名金沙滩,一九一二年才改名龙口,这一时期的龙口渔港码头附近的海域,海水较浅;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龙口设立厘金局,从而一跃成为山东沿海的重要口岸。开埠之后的龙口,商业蔚起,千帆云集。因海水过浅船只不能泊岸,无论货船还是客船,均得依靠舢舨过驳,才能到达码头海岸。日军十八师团师团长神尾光臣中将也正是看中了这里海水浅、海滩平缓有利用军队快速下船涉水上岸的地势特点,才指挥日军绕道准备从这里上岸的,而这也同样给了赵天一进行炮击的机会。

  龙口周边原属退滩地,地处沿海的邹刘、曲、逄诸村地势低洼,沟湾河汊星罗棋布。这个时期,附近村名前均冠以“下疃”二字,有下疃刘家、下疃曲家和下疃逄家之称谓。而相距仅一华里的庄子村,地势高峻得多。于是,东面村的百姓管上述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