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〇章 奇怪的说客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四〇章奇怪的说客

  有关邹树才人品方面的评价,赵天一所在的后世曾发生过很大的冲突,褒贬的评论都有;当然了,和谐社会应该有和谐的声音,于是一切都被和谐统一了,但那个时候对邹某人的评价文章还是有很多版本的。

  最主流最传统的评价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日本文学评论家曾评论说:邹树才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这些都是正面的评价,还有些不同声音则指出: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人,都只为了好玩,舞文弄墨,对旧礼教和社会现状挖苦讽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而已。

  也有人指出:邹某人的一生是和日本有密切关系的一生,他两个弟弟的妻子都是日本人。早年吃的是日本食物,说的是日本语言,就连后期,穿的也是日本和服,而且后期还和自己大弟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之间不清不楚,导致兄弟关系完全破裂。纵观整个邹某人的一生里面,日本占据了他生活的绝大多数,最好的朋友都是日本人,中国朋友寥寥无几。

  还有人说:“邹某人的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外,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但他的党羽和左派文人竟将他夸张成为空前绝后的圣人,好像孔子、释迦、基督都比他不上。青年信以为真,读其书而慕其人,受他的病态心理的陶冶,卑污人格的感化”。

  好在后世虽然社会制度严谨,但对舆论方面的管制也松了很多,让这些不同的观点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赵天一才得以知晓。对于这些评论的对与错、是与非,至少那个时期的赵天一是分辨不出来的,他也没有必要去求证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人大多数都是为自己活着。来到这个时代,他也没有什么心思去追究和探究,因为,这些都不关他发展的什么事情。非要找出他对邹某人的一些不满的话,那就是赵天一觉得这位“骂家”骂起中国人、骂起自己的国家民族那可真是不留情面,在他的笔下,中国人全部都是一些愚昧落后、思想僵化呆板的人。曾有人评价说:“要在世界是找出一个骂自己国家民族最厉害的作家,非中国的邹树才不可,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学家,可不会这么做”。

  现在这么一个后世评论毁誉参半的人来找自己,到底会是什么事情呢?带着这种心情,赵天一还是得直面教育部的邹科长。知道对面的年轻人就是这次带来地方军队打败了日军的山东将军和陆军参谋次长赵天一,被张自忠介绍了身份的邹樟寿赶忙快步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