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九章 风云际会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四九章风云际会

  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八日、九日,山西寇威将军董崇仁连续两天三次,向北京政府以身体不适以及经商做生意为由,提出了辞呈,并推举山西民政科长(赵天一紧急安排的)阎锡山为新的山西主管。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的那些官员们倒不觉得有什么,但袁世凯就有些不解。他的这位拜弟才四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在官场上打拼的好时候,怎么就突然辞官不做要去经商了呢?他亲自给董崇仁发去电报询问缘由,董崇仁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坚决:自己经营了一些小生意,和做官比起来,他发现做生意赚的前比做官的俸禄多而且还容易。等到袁世凯派人带了自己的亲笔信到山西时,董崇仁已经搬出了都督府,脱下官府放下印信在做生意了,弄的袁世凯非常的不高兴。

  老袁不高兴就有了想法,他认为自己的拜弟离开山西将军的位置,一定是有原因的,远不是他说的做生意经商那么简单。派人一调查董崇仁推荐的这个阎锡山,袁世凯发现这家伙好像是一个前同盟会成员,心里面就有些不喜,准备把这个阎锡山拿掉,自己再选一个。这时,王士珍在一边开口了,他告诫总统既然董崇仁推荐了阎锡山,说明这个阎锡山在当地还是有一定威望的;在采取行动前最后多了解多打听一下,免得造成山西政局的动荡。要知道山西在去年可是给政府上缴了八百万两的税银,政府今年还希望山西交更多的税银呢!如果山西高层变化太快,势必影响整个山西省的一切。最后,王士珍希望总统询问一下赵天一,毕竟山西的发展是由人家一手操办而成,对那里的人最了解。

  听王士珍这么一说,袁世凯立即向山东发电报,将董崇仁辞官的事情说了一下,询问赵天一对山西父母官任用的看法。赵天一以自己已经离开山西,不好做过多评论为由推辞了一番,不过最后又隐晦的指出现在山西的发展很重要,政府最好还是任用山西本地人,这样对山西的发展才是最好的。看了赵天一的电报,加上王士珍的话,袁世凯最后只能同意按照董崇仁辞呈上面的去做,但他对山西开始不放心起来。在同意任命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管理剩下的同时,又将自己的亲信、浙江杭县人金永调到山西,出任山西省巡按使,让自己在山西有一个耳目。

  这还不算,袁世凯还准备在金永到任后,在山西各道、路(两者均为民国初年时各省内1行政单位,相当于后世的市和地区)派驻观察使和各道道尹(两者约相当于后来的专员),并且连人员都选好了。面对阎锡山的这一手,有些让赵天一和阎锡山措手不及,没有想到袁世凯对董崇仁的下台离去反应这么激烈,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