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〇章 摧枯拉朽第一战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一〇章摧枯拉朽的第一战

  一战中的一九一五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也时常被人称为“土耳其军队”,它的多数官兵是土耳其人,但奥斯曼帝国当时已是实行普遍兵役制的多民族帝国,因此阿拉伯人、库尔德人、阿尔巴尼亚人、希腊人乃至亚美尼亚人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士兵组成方面,大多数是来自乡村的文盲农民,他们以忠实可靠、吃苦耐劳、擅长急行军闻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听从指挥。战前奥斯曼帝**队只有三十万人,早已不复历史上的强大;但随着战争的爆发和进行,在德国人帮助之下,奥斯曼帝国不但开始扩军,而且还组建了空军,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三军。

  土耳其空军在一九〇九年成立,一九一二年又成立了空军学院,着手培训飞行员,并训练空军军官,是世界上比较早发展空军的国家。到战争爆发时,土耳其空军已经拥有了双翼战斗机、侦察机约三十余架。土耳其海军在一九一五年时也只有十三艘各型军舰(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八艘、布雷舰一艘、潜艇一艘)。

  和海军空军相比,土耳其的陆军就要雄厚的多,在德国人不遗余力的帮助之下,到一九一五年时很快就扩编到六个集团军五十余万人,而且还在继续招兵扩编中。兵员的招募和军队的扩编,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是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的军队缺乏长久维持的“军队的脊梁”也就是战场最基本的骨干--基层士官。这可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月俩月就能马上训练出来的。战前(和平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每个连仅有一名军士,其军队的战术素养可想而知。

  由于国力所限,除了士兵战术素质问题外,奥斯曼军队依然存在其它缺点:火力贫弱、通信手段薄弱堪称其最严重的**颈。这迫使他们倾向于在没有足够火力准备、参战部队也仓促上阵的情况下发起骤然攻击,虽然最初往往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很快便导致己方损失惨重。这个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中机枪和火炮的数量很少,特别是机枪;和其它国家一样,土耳其军队一个师通常编有三个团,但全师机枪的拥有数量不足十挺,轻机枪更是一挺都没有。

  据后世一份资料统计,这个时候(一九一五年底)法**队平均每千人机枪拥有数为三十一挺,英**队十一挺,德**队为八挺;每师火炮的配置法**队三十六门,英**队六十四门,德**队五十六门;迫击炮法国平均每个师为二十八门,英国四十门,德国四十八门。可以看出德国人自己在火炮和机枪装备上面,特别是机枪上面也是严重不足,也不可能给盟国土耳其支援什么了。于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