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七一章 利刃出鞘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七一章利刃出鞘

  厦门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还想一个小镇,属同安县管辖。到了去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时,考虑到厦门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外国使领馆在此处较多,以及她通海重要性,北京政府才将她从同安县分离出来,设立了厦门道,辖晋江、莆田、厦门、大田、思明(大小金门岛)等县。此时的厦门完全是一座岛屿,没有与大陆相连,也还没有称“市”,但城镇规模以及初具形态;临海的巨大地理优势,加上欧美日等国列强在满清时期就在此设有通商据点,所以虽然不是“市”,繁华程度却比福建省会福州一点也不差。据后世资料统计,一九一五年时,厦门(岛)包括鼓浪屿在内已经有人口超过十万,城镇人口在四五万,算是不小的城镇。

  唐国谟的第十混成旅大部驻守在厦门岛上,鼓浪屿和大小金门岛只有很少一部分兵力驻扎,那四门七五炮也在厦门岛上,被安排在岛西北的石湖山附近由重兵看护。这里距离厦门岛最靠近大陆的厦门港口和高崎港口都不是很远;西南到厦门港口二点五公里,东北距离高崎港口二点六公里。不管北军是从西北的苏岭、三脚岭、太平山一带渡海攻打厦门港口,还是从最北面的集美方向渡海攻击高崎港口,火炮的调动都比较容易,所需时间都很短。

  虽然这样安排了火炮,但唐国谟心下里盘算北军是不敢随意攻击厦门港口的,因为那里可是有不少外国列强,特别是英国人开的公司仓库洋行建筑等,里面可全部都是英国人的东西,北军是不敢轻易攻击那些房屋建筑的。另外列强们在鼓浪屿岛上还有一个公共租界,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荷兰、瑞挪联盟、日本等九国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如果北军攻击的太猛烈,炮火就可能危及外国公共租界;唐国谟很是希望北军能够去招惹一下这些外国人,到时候自己可以凭借外国人的势力击退进犯的北军。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北军先头部队抵达厦门岛西北的海沧一带,并在最南端的京口村岩山一带集结;部队虽然在集结,但却没有要马上发动渡海攻击的意思。那里虽然距离大屿岛和鼓浪屿岛很近,但海面相对东北太平山方向到厦门港口的宽度要宽很多,最少要宽出一公里以上。从鼓浪屿岛过来距离是近了不少,可那里是外国人的公共租界,他们会允许中**队随便进入经过吗?答案显是不可能!在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唐国谟和他的一群手下认为这是北军搞的调虎离山、瞒天过海之计,目的是想吸引第十混成旅的注意,最终他们还是会在太平山或者集美地区发起渡海攻击的。

  “北军的攻击方向只有这两个位置,有船没有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