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九六章 纷嚷杂事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九六章纷嚷杂事

  十一月二十八日的袁世凯祭奠日,在风平浪静中过去,没有发生什么叫人回味留恋的事情。但是在祭奠结束后的第三天,也即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一日,正准备返回各省地方的一些省督军,却被国防总部陆军部的人用车接走了,说是陆军部有要事和头目商议。但随即第二天上午,就有一连串消息从国防总部传了出来,让那些在回到地方之后的省督军们都感到一阵后怕。

  坐在自己的督军办公室,那些不属于赵系都督们,手里拿着国防总部最新发来的人事任命通告,各种心思都在心头浮现。虽然通告上面的人事调动中,不少督军是高升了的,而且是去了一个比现在还好还富裕繁华的地方,但就这么离开督军位置,多少有些突然。过了几天,一些消息从北京国防总部传了出了,说是这些督军在军队调整缩编的过程中出力不出功,故意拖延军队整编时间,惹的总长大人不高兴,这才被调走的。收到这样的传言消息,各地督军开始紧张,有些赶紧进行自己的军务整编,有的却心存不满,发电报给总统、副总统或总理,甚至亲笔写信到北京,诉说国防总长的不公。

  赵一天的人事调动是成功的,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四川督军罗佩金、贵州督军刘显世这两人对国防总部的任命接受的最为痛快。罗佩金本就是云南人,在到处和他作对的四川过的很是难受,现在能够回家乡,虽然只是一个大理镇守使,绝对好过在四川看人脸色受气。唯一不确定的是云南督军唐继尧的态度,到时候再说;自己和他还是有些香火的,看在蔡锷将军的份上,唐督军也要接受他。

  刘显世就更没有话说。他原本是贵州一个地方的护军使,地位不高,只是在平灭广西陆荣廷叛乱时做了点事,才被任命为贵州将军。现在要被调往上海任护军使,看起来职务低了一些,但地方却是要比穷山僻壤的贵州好到不知那里去了。所以当赵一天单独会见他,要他去上海时,只是很短暂的犹豫之后,刘督军就点头答应了。

  问题出在河南督军赵稠和江西督军陈光远两人身上。赵稠是一位资历很老很深的将军,他的从军经历甚至可以追溯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那个时候赵稠已经是一位清军骑兵营管带。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赵倜随部奉命赴京津铁路沿线抵御,先后与英国皇家步兵、俄国哥萨克骑兵打过仗。辛亥革命时他已经是一个旅长,后一直追溯袁世凯;1913年率部平灭河南白朗土匪叛军,进入河南地界至今。这是一个很有故事和背景的将领,而且还参加过对外敌的作战,对国家和民族做出过一些贡献,此时只有四十五岁,正是年富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