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八章 远征军战事 3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四二八章远征军战事{3}

  按道理说,第八集团军已经在第二十军身上吃过火炮被对方摧毁的亏了,不应该继续把火炮安排在紧靠运河边的阵地上,以避免再一次炮毁人亡;但胡蒂尔却这么下命令了,而十九军军长舒尔茨将军也没有什么异议按照司令官的命令这么做了。这个倒也不能怪德军,中国远征军没有远程火炮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战役开始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看到中国人动远程火炮,有的只是一些小口径火炮的射击。

  唯一造成十九军火炮毁掉的那次打击,事后据阵地后方炮兵指挥官瓦尔德泽少将分析,中国人那种“可能的重炮”,其射程绝对不会超过六公里,而且在炮击之后也肯定被自己的反击火炮说消灭。按照目前各国的火炮他就来看,如果中国人那一次的炮击是重炮的话,那一定是至少120毫米的火炮,而这种火炮,发射完想要撤离阵地,从收拾炮架到最后拉跑离开危险区域,最少也要十几分钟时间。而十九反击的105榴弹炮,只是用了八就分钟时间就完成了目标锁定并开炮轰击的{要是让他知道中国人的120迫击炮只用了两分钟就撤出了战场,不知道会不会掉下巴},中国人那“可能的”重炮,十有已经被击毁了;后面几天的战斗,这种火炮没有再出现就是最好的验证。

  瓦尔德泽少将的分析报告,以及战场上传来的信息,让舒尔茨和胡蒂尔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没有哪位指挥官在战斗如此紧的时候还将火炮藏着掖着不拿出来使用。让司令官更加放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糟糕的天气;天气不好,敌方的飞机就不会出现,对炮兵的威胁自然会降低甚至没有。司令官可能忘记了,敌方的飞机无法升空,自家的也一样;反过来说敌方的头顶和自己一样的安全,现在就看谁在地面上的拳头硬,机关多了。

  运河东岸,运送架桥材料的车辆马匹、运送火炮的车辆马匹,以及一辆辆开进的坦克战车,让这里成为一个大的停车场。一队队德军士兵从这些车辆马匹中间穿过,跨上运河人用便桥,快速往西岸开去。没有人注意到,在西岸距离约两公里处,离开德军聚集的地点约一公里远的一处土堆上,一个土块被悄悄取下,露出一个小孔。从小孔里面,一副望远镜望向了河岸边的德军炮兵阵地;虽然一串串数字通过埋藏在地下的电话线,传送到另外一个地方,几经转折之后,电话被打到了河西岸。

  这里是远征军在撤离西岸战场前埋伏的暗哨,目的就是窥视德军在我军从运河边撤退之后他们的动静。为了安全,暗哨所用的电话线,并没有直接从对面的运河里穿过,而是先向南,从瓦兹和穿过,后再向西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